61岁的王阿姨一向注重养生,听闻牛奶营养丰富,对身体大有裨益,便开启了“牛奶养生之旅”。此后半年多,她雷打不动,每天早晚各一瓶牛奶。
起初,王阿姨觉得精神头似乎足了些,可没过多久,问题接踵而至。腹胀如鼓,消化不良让她食不知味,便秘与腹泻还交替“登门”,搅得她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她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详细问诊后,告知她问题就出在过量喝牛奶上。原来,王阿姨脾胃虚寒,而牛奶性微寒,大量饮用加重了脾胃负担,影响运化功能,这才引发诸多不适。
医生提醒,牛奶虽好,但要适量,且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王阿姨当场愣住,满心疑惑:“牛奶不是公认的好东西吗,咋还能伤身?”医生耐心解释,让她明白养生需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跟风。
为什么中医不建议喝牛奶?到底能喝吗
中医并非绝对不建议喝牛奶,而是会根据个体体质和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从中医理论看,牛奶性微寒,味甘,归心、肺、胃经,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功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者适量饮用,可补充营养、改善体质。但中医强调阴阳平衡,认为长期过量饮用牛奶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功能。体质偏寒、脾胃虚寒者饮用后,易引发腹泻、肠胃不适。
此外,中医认为肥甘厚味的食物易生湿邪,牛奶作为此类食物,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加重体内湿气,不利于健康。同时,部分人群存在乳糖不耐受或对牛奶过敏的情况,饮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咽喉肿胀等不适,这类人群应避免饮用。
在服用中药期间,中医也建议避免或减少牛奶摄入,因其某些成分可能与中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不过,中医并不完全反对喝牛奶,而是强调适量饮用,根据个体体质选择。如有疑虑,可咨询中医医师,同时注意牛奶温度,避免过热破坏营养或过冷刺激肠胃。
不同人群,牛奶应该怎么选?
1.儿童
3岁以上儿童首选全脂纯牛奶,其脂肪含量可满足大脑发育需求,且含钙量高。乳糖耐受儿童可空腹饮用,乳蛋白过敏者需规避。乳糖不耐受儿童可选舒化奶或低乳糖牛奶,通过乳糖酶分解技术减少不耐受问题。挑食儿童适合高钙高锌牛奶,贫血风险群体可选铁强化牛奶。
2.孕妇
孕妇可选择纯牛奶、低脂牛奶、脱脂牛奶、高钙牛奶或有机牛奶。纯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低脂和脱脂牛奶适合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孕妇;高钙牛奶能满足孕妇和胎儿对钙的需求;有机牛奶则提供优质的营养。
3.老年人
老年人适合低脂牛奶、高钙牛奶、舒化奶或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低脂牛奶有助于控制血脂;高钙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舒化奶适合乳糖不耐受者;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能促进钙的吸收。
4.特殊健康状况人群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脂无糖牛奶、高钙牛奶或无乳糖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牛奶过敏者应选择不含牛奶蛋白质的奶制品,如豆奶、椰奶、杏仁奶等。
这几种“假牛奶”建议少喝,选择这种牛奶才有益身心
市面上有些“假牛奶”,看似营养,实则可能不利于健康,建议少喝。
含乳饮料就是典型的“假牛奶”。它们配料表首位通常是水,还添加了大量糖分、香精等。比如常见的酸酸乳,口感甜腻,但蛋白质含量远低于牛奶,长期大量饮用易导致糖分摄入超标,增加肥胖、龋齿风险,还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调制乳也需谨慎选择。部分调制乳为了改善口感或延长保质期,可能会加入添加剂,像植脂末,它含有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有些调制乳添加了大量糖,使原本健康的牛奶变得不那么有益。
而纯牛奶才是真正有益身心的选择。纯牛奶以生牛乳为唯一原料,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的蛋白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良好来源,易于吸收利用;钙含量高且吸收率好,有助于强健骨骼。
购买牛奶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优先选择配料表只有生牛乳的纯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