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14场在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举行。本场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承办,由东莞组8所学校(东莞市东莞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东莞市厚街镇涌口小学、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东莞市虎门镇梅沙小学)共同协办,并得到了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东莞市长安镇教育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

东莞市长安镇党委委员李若晖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资源,推动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长安镇秉持“品智教育 特色发展”的理念,致力将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他期待未来能依托CSMS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探索更多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共同推动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东莞市长安镇党委委员李若晖致辞

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校长茹绮云分享《以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为载体推动教研数字化转型的校本策略》。学校通过成立学科专委会、打造教研共同体、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做到“眼里有人”;通过构建基于CSMS的“124研讨模型”,形成新教研范式,做到“脑中有法”;通过全校的持续推进,数据显示课堂教学提质、建立知行课件和学案校本资源库,学生能听懂了、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得以彰显、形成了“三联六径”共研的教研新模式。从多方面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张丽华老师分享《CSMS赋能课堂观察,提升师生对话有效性的实践探索》。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聚焦政策导向与数据赋能,通过“三研三展”教研闭环,定位并优化教学问题。以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提炼教研路径,逐步推广至其他学科,推动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东莞市厚街镇涌口小学王青青老师分享《运用CSMS提高青年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实践探索》。通过分析课堂数据找出青年教师在课堂调控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再复盘课例、调整教学并进行前中后测对比。借助CSMS开展“五点式”听评课,助力教师成长。

教研沙龙由长安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峤主持,围绕主题“基于CSMS的校本教研改进”,东莞市东莞中学万旭坚、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冯明雄、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王巧玲、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段小芳、东莞市虎门镇梅沙小学昌伟宏、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黄华几位老师参与研讨,对传统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引入CSMS数据实证后发生的变化与成效、如何辩证对待数据实证与经验的关系共三个问题,结合学校和自身的实践状况,表达自己的观点。东莞多所学校借助 CSMS 项目推进教学改革,通过构建多样化教研模式,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变。


开展沙龙研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评价本次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知行合一,教研强校谋发展有章有法;二是数据赋能,查找问题求改进成效显著;三是循证改进,教师成长新生态优势尽显。他对各项目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聚焦课堂评价,精准画像持续改进;二是聚焦教学转型,循证归因众筹寻策;三是聚焦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开辟赛道。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做活动总结

CSMS项目不仅是教研转型,更是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探索。项目学校将协同挖掘数字化评价潜能,构建师生共生课堂,让数字技术赋能每间教室,让每堂课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石,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