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博弈多天,终于于北京时间12日下午出炉了关税协议。中方谈判结果超乎预期,拿下了关税115%的大幅下调,美方则做了短期让利(90天内),收获了中方的对等让步。按理说谈判结果皆大欢喜,可商人出身利益至上的特朗普却不怎么开心,在中方这没占到的便宜,要从欧盟“头顶上”找补回来。




为什么是欧盟?因为在特朗普看来,欧盟是罪过最重的“软柿子”。首先说说欧盟为何”罪过最重”,欧盟一直是对美贸易顺差方,这一直是特朗普心中的一根刺。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美出口总额约为5010亿欧元;自美国进口约为3160亿欧元;贸易顺差达1850亿欧元。其中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对美顺差最大,尤其是汽车产品。

其次,在科技方面,欧盟的无差别执法频频惹怒美企。谷歌苹果亚马逊不胜其扰。比如2022年,欧盟对谷歌开出24亿欧元反垄断罚款;2023年,苹果因违反《数字市场法案(DMA)》被欧盟调查,或面临最高全球营业额10%的罚款;欧盟的理由是,这些企业对欧盟企业造成垄断威胁,以及违规收集欧洲人的隐私信息。美方则认为,欧方此举是在用政策工具欺压美企,妨碍市场准入和公平。



最后来说说欧盟为何是“软柿子”。除了成员国内部分歧严重这一点外,欧洲近年来经济一路走低,经济增长率严重落后于中美。法德意经济增长滞缓,德国于2023年经济甚至出现了0.3%的负增长。因此在特朗普看来,欧洲不具备中国这种和美国打持久战的硬实力,是送上门的欺压对象。

那么特朗普打算怎么做呢?他在记者会上透露出了对欧洲制裁的几大方向。第一,汽车工业方向。他表示,欧洲向美国买了1300万辆车,美国对欧洲汽车出口却为0。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说,德国、法国是欧盟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仅德国2023年对美出口汽车总值超400亿欧元。接下来,美方不排除提高对欧盟进口汽车的关税(可能恢复至25%)或附加“对等税”。

农产品方向,特朗普表示,在欧洲的压迫下,美国的农产品无法向欧洲出口。这点可以这么理解,欧盟有诸多农业法规,专门用来限制美农产品出口。接下来特朗普预计将以“对等开放市场”为由,对欧盟农产品加征关税,或要求开放市场准入。



另外他是说起了欧洲刻意压低药品价格,却拒绝和美企公平分摊研发成本。言下之意是美国人的处方药价格昂贵,接下来他可能会要求欧盟增加对美药企采购预算或开放市场份额,以此回补美国医保支出。

最后,他老调重弹起了欧洲出于信息安全和反垄断,起诉美国科技公司的那些事。特朗普暗示,接下来一定会对欧洲有所动作,并且他信誓旦旦地称,欧洲一定会让步会服软,因为美国手里有着全部筹码。

中美关税战刚熄火,特朗普就对欧洲“开炮”,祭出“汽车、农产品、药品、科技”四大抓手,试图通过打压欧洲出口、削弱其监管强度,为美国在中美磋商阶段没占到的便宜找回点心理安慰。他之所以敢如此欺压欧盟,就是断定欧盟不敢轻易开启美欧贸易战,美国依旧握有议价主动权。



那么,面对美方关税施压,中国是怎么做的?中国没有一味退让,而是采取“以战止战”的策略和美国硬碰硬。针对美方加税,中国立即出台同等规模的反制清单;通过多轮谈判争取缓和空间;联动“一带一路”、RCEP等机制,不让自己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因此,中美关税战同时也在提醒着欧洲,如果没有战略自主性和产业独立性,那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欧洲只能当旁观者。而中方在和美国的关税战中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为欧洲和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行的模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