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5分钟能做什么?近期,走进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浐灞第十学校(启源校区),学校用一场“红色基因+学科融合”的教育创新给出了独特的答案。
“瑞金、乌江、遵义……”在学校走廊内,以红军长征路线设置的跳格子游戏备受学生喜爱。据介绍,浐灞第十学校(启源校区)以红色教育为核心主题,通过游戏化设计和跨学科整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沉浸式碎片化“移动课堂”,让课间活动成为“强体魄、启心智、铸情怀”的育人平台,将思政教育、各学科知识与体育锻炼有机统一。
“学校将思政课融入其中,通过精心设计‘重走长征路’等主题地面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课本知识,感悟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浐灞第十学校(启源校区)大队辅导员周敬锋介绍道,“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这些红军长征历史场景被转化为地面彩绘关卡,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搭浮桥、越障碍等任务,并回答长征知识问题方可通关,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领悟长征精神,让教育效果更生动。
在红色教育主线基础上,学校还将语文、音乐、安全等学科融入课间活动。“成语接龙跳格子”提升词汇量,“声母韵母闯关”强化拼音能力,“减灾知识飞行棋”普及应急技能……多元游戏项目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自然吸收知识。浐灞第十学校(启源校区)德育副主任龚世定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破了学科界限,通过益智、传统文化等特色主题游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
从“课间活动”到“精神扎根”,浐灞第十学校(启源校区)的15分钟课间活动,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体教融合”轻量化实践路径,让教育在趣味游戏中自然发生,让红色基因在学生的汗水中悄然传承,让校园内外形成“红色精神人人传、加油文化处处见”的生态,为学校的思政创新开发更多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