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了3张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的图片,并写道:太平洋上的“中国礼物”。然而对图片进行反向搜索后可以发现,这些图均为在网上流传多年的旧图,其中不仅有在大西洋(而非太平洋)拍的图,更有一张是P过的。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李道季认为,造成太平洋上垃圾堆积的原因多样——发达国家以往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经年累积,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地面上的塑料卷入海洋,都有可能成为海上塑料垃圾的来源。
各大科研机构的报告显示,美国自身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尤其是渔具废弃物,多数来自美日海域。更尴尬的是,中国外交部此前已经列举了美国在境外军事基地的环境污染案例和数据,形成了事实上的“打脸”。当特朗普试图将国内舆论对五角大楼泄密的质疑转向中美外交口水战时,却因缺乏硬证据而陷入更深的公关困境。早在上一任期,特朗普就污蔑中国“污染”了太平洋。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回怼,并列举了太平洋岛国民众对美国的不满,指出美军驻外基地才是最大的污染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据彭博测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使进口光伏组件的价格提高约0.05-0.06美元/W,达到平均约0.29美元/W的水平,美国光伏电站建造成本因此上涨30%,家庭安装成本增加约5000美元。特朗普心心念念的钢铁产业,在上一轮贸易战中给当地带来的是污染气体排放持续上升。U.S. Steel作为全美最大钢铁厂之一,其复产使当地PM2.5超标天数从2017年的15天增至2022年的37天,PM10单日峰值浓度从152微克/立方米升至189微克/立方米,直接导致当地哮喘发病率上升。
特朗普通过制造话题、转移焦点,塑造自己关注环境问题的形象。他知道自己的支持者吃这一套,所以不断用“中国威胁论”来吸引选民。通过发布假照片攻击中国,进行情绪层面的挑动和议题的设置。即便图片被证伪,在美国政客长年构筑的信息茧房里,他已经成功地将“中国”与“污染”这两个标签再次捆绑,推送给了他的受众。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当特朗普选择用PS图片而非数据报告发声时,他想要的早已不是讨论真相,而是通过制造一场“视觉狂欢”,转移国内矛盾。
U.S. Steel公司(资料图)
其实,海洋垃圾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解决。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国际公约责任义务,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近年来,在清理整治海洋垃圾方面,中国出台多项政策,从源头管住垃圾入海,并进一步建立实施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方案》紧紧围绕履约目标要求和国内行业发展现状,坚持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分行业、分物质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HFCs)淘汰和削减行动,推动构建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再生利用、销毁和进出口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海洋垃圾(资料图)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垃圾污染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与公众携手合作才能实现有效治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要通过教育普及、源头减量、创新回收技术等多元措施系统性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而非片面归责。面对全球海洋垃圾治理这一复杂挑战,唯有各国以科学为依据、以合作为路径,才能真正让海洋恢复清澈,让子孙后代共享蓝色星球的美好未来。对于任何不实指责,公众应保持理性判断,以事实为基础,共同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