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云南大理至四川攀枝花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取得两项重大进展,其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跨越正在运营的昆楚大铁路,圆满完成吊装施工,创下了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新纪录。同时,新凤鸣隧道也安全贯通,为线路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跨越运营中的昆楚大铁路
5月13日凌晨0点30分,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大理铁路枢纽工程迎来关键时刻——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第五段门式墩钢盖梁的吊装作业正式开始,由于大桥跨越运营中的昆楚大铁路,所以每天只有在夜间列车停运的窗口期进行分段吊装,吊装作业要在100多名作业人员和大型设备的配合下,在凌晨4点钟完成。
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需分次跨越昆楚大铁路干线。为确保既有铁路线安全运营与施工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团队采用预制化施工方案,通过工厂化生产、模块化运输、精准化吊装的科学施工模式,利用5个夜间列车运行间隙,将五段重量分别为185吨、长达33.6米的钢盖梁安全架设到位。
中铁十二局大攀铁路项目经理陈勇介绍,此次吊装施工难度极大,钢盖梁底部距铁路接触网最近处不足1米,施工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创下了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新纪录。
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铁路部门积极作为,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开展多轮次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采用630吨级重型履带吊实施精准作业。
新凤鸣隧道安全贯通
同样在5月13日上午,经过建设者700余天的艰苦奋战,大理铁路枢纽工程新凤鸣隧道安全贯通。这座隧道设计时速达200公里,进口和出口均上跨既有铁路隧道,下穿公路,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的贯通为线路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凤鸣隧道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全长2.5公里,最大埋深为122米,隧道主要穿越高风险软弱围岩隧道,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中铁十二局大攀铁路项目经理陈勇介绍,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施工,既要保证既有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行,又要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推进,我们优化施工组织,引进隧道智能化监测系统和配套设备,推进新技术应用,强化数字化建设。采用2个横洞、4个掌子面组织施工,实现长隧短打,同时强化关键环节管控,采取快挖、快支、快封闭的施工策略,有力推进了隧道建设进度。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国铁昆明局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参建单位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联合多方力量等进行科研攻关。多次邀请专家深入现场,强化安全穿透式管理,顺利攻克了极高风险隧道施工难题。
国铁昆明局大理枢纽指挥部指挥长肖毅介绍,随着大桥吊装的完成和隧道的贯通,大理铁路枢纽工程路基土石方和隧道建设累计完成设计总量的90%;桥梁完成60%,四电、站房等建设有序推进。
大理铁路枢纽作为西部铁路网的重要节点,预计明年建成,届时线路将与昆明至大理、大理至临沧、大理至保山、大理至丽江等5条铁路干线互联互通,形成以大理站为核心的“十”字型铁路枢纽,不仅能填补西部铁路网络空白,还将显著提升中缅国际通道运输能力。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文 国铁昆明局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