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5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这是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在前4个月双双突破1000万辆。


新能源车贡献超四成

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新能源汽车成为本轮增长的核心驱动力。1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占新车总销量的42.7%。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力,也标志着绿色出行理念已深度融入中国消费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政府出台的购置税减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产业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比亚迪、蔚来等本土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电池续航和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此外,消费者对环保出行方式的认可度不断提高,80后、90后群体中,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新能源汽车是购车首选。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市场份额突破七成

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594万辆,同比增长27.4%,市场份额攀升至68.7%,较去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其中,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达70.7%,创历史新高。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与技术积累。例如,上汽集团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0.86%,4月单月销量同比激增71.74%;零跑汽车4月销量同比增长173%,新势力阵营中表现突出。此外,政策对自主品牌的倾斜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2025年政府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汽车报废更新政策预计带来200万-250万辆增量。

出口稳增6%

新能源成全球市场新名片

1-4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飙升52.6%,占总出口量的33.1%。4月单月新能源出口20万辆,同比增长76%,插混车型更以140%的同比增速成为最大亮点。

比亚迪以29.3万辆的累计出口量实现110%的同比增速,超越奇瑞成为出口增速最快企业,彰显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全球化竞争力。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下降7.9%,印证全球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不可逆趋势。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全年增长可期

2025年,我国汽车产业迎来史上最强政策周期。全年以旧换新补贴及新能源购置税减免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其中报废更新补贴覆盖约500万辆老旧燃油车,置换升级带动1000万辆新车交易。此外,地方政府持续加码补贴,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发放消费购置补贴,新能源下乡活动预计下半年启动,进一步刺激下沉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为我国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强支撑。同时,“两新”等政策的及时出台、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共同促进了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

2025年开局的双千万辆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强劲动能。中汽协预测,2025年全年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8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或超50%。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接受度的提高,预计其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们也在加大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此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也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绿色转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