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撕一拉,还原美貌。

这几天,撕拉片这玩意儿,可谓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夸它是“美貌还原神器”,有人骂它“一张300多,堪比对钱包的新一轮抢劫”。



但无论如何,还是抑制不住大家对撕拉片的追捧。尤其是在内娱女明星、男明星们纷纷靠着撕拉片,撕出人生大片的时候,更是让人馋疯了。

撕拉撕拉,斯哈斯哈。

撕拉片的风,终究吹到了内娱

“这还是金靖吗?这也太好看了啊啊!”

“好明媚的一张脸啊,满满的生命力。”


图源:抖音@金九粒

模糊的画质=自带复古颗粒感磨皮滤镜

偏白的底色=比“死人白粉底”更清透

镜头畸变小=拍出有立体折叠度的五官



在撕拉片的呈现中,就连女星的卡粉都能被拍成柔光,法令纹都能拍成光影艺术的物理外挂。

刘涛、刘诗诗、杨紫、鞠婧祎、虞书欣、古力娜扎、欧阳娜娜等美女也没忍住,咔咔就是拍。


图源:网络

不仅女明星们的参与度200%,男星也不甘示弱,个个争当“撕拉片赛道”中的“颜霸”。


图源:微博@张凌赫、@张云龙、@宋威龙

更甚至于,隔壁于正也凑了一波热闹,出了个AI版本的撕拉片,生生给自己拉成了“李现”。


图源:小红书@于正

当然,由于于正这张只是套了撕拉片模版的AI图,所以不能参赛。

Anyway,显而易见,撕拉片已经成为了内娱明星的营业新方式。

谁不拍?谁就OUT了!

内娱这一阵轰轰烈烈的“撕拉片”风潮,也很快让撕拉片从部分年轻人的“小众爱好”,变成了时下摄影界的新“顶流”,热度直逼CCD、拍立得。火滴很!



用一张少一张,比黄金还珍贵

为什么大家如此追捧撕拉片?

除了顶流明星们的“带货力”,满屏朦胧感的颜值暴击,还因为,它能够让你体验到满满的参与感,手拿把掐情绪价值。

怎么说呢,它的可玩性在于不仅仅像“开盲盒”,更像是一场“接生”。


图源:小红书用户@心动*屁桃

撕拉片并不算是个新颖玩意儿!它是即时成像技术的代表,由美国宝丽来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率先推出。后来,日本的富士也凭借FP-100C彩色撕拉片等产品,在这个领域遥遥领先。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相机拍摄后,手动撕拉相纸,相纸内含有的化学药水包在从相机拉出来的过程中破裂,药液均匀覆盖在相纸与底片的叠合面上,完成显影,实现“立等可取”的效果。

诶,对喽,也就是这个扯出来的过程,给它注入了了极强的趣味性。


图源:抖音@米*

相比用热敏打印技术实现显像的拍立得需要不停地扇扇扇,它的仪式感更足。

此外,撕拉片有着“撕一张少一张”的稀有度加持。由于摄影技术的快速迭代,数码相机和手机影像的普及,撕拉片被渐渐淘汰。

宝丽来于2008年全面关停撕拉片生产线,富士也在2016年宣布停产FP-100C等型号。而库存撕拉片相纸保质期仅为2-5年,保存条件也相对严格(需冷藏)。

因此,撕拉片被商家冠以“用一张少一张”的噱头,成为中产小众收藏消费品。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今年这浪一打,撕拉片相纸被炒到了150-300元一张。是的!划重点!一张!

3张照片,1克黄金。


图源:闲鱼、淘宝

两相对比下,拍立得那几块钱一张的相纸,都称得上便宜了。

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家仍然愿意为上头的情绪价值买单,如今撕拉片照相馆更成为了大热点。


图为:大众点评上的撕拉片照相体验馆

即拍即出,定格真实瞬间。撕拉片会绝版,但,我永远鲜活……

复古成像感,抹平牛马的班味

不少网友认为,在拍这种复古照的过程中——

我似乎回到了还没有被班味泡成“毒妇”的时候。那天阳光明媚,那天生机勃勃,那天笑容灿烂。


图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复古感、朦胧感、氛围感,在AI计算摄影技术加持,能够实现毛孔级高清的手机成像面前,我们反而对过去的成像感越发着迷、怀念……

从iPhone5S到CCD,再到DV机,再到大头照、撕拉片,成为大人后的我们,开始寻找记忆里熟悉的画面。这也让“电子垃圾”重新翻红。



不过,小Yoo友情提醒——

撕拉片还是很考验颜值的,你懂的,比如,有些男明星一不小心拍出了这样的撕拉片:


图源:微博@李治廷、@陈伟霆

就……很像大头证件照。

所以,大几百块钱呢(富哥富姐可忽略),大家可以先考虑一下。

虽然但是,其实想要实现这样的成像效果,拍立得也不是不可以。还有!一些30块钱一张的“撕拉片相纸平替”,大家也可以淘一淘。(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用相纸打印!)

而且吧,就目前市场上涌现出来的这个撕拉片相纸库存量,真的很令人怀疑“用一张少一张”,真的不是半夜爬起来开生产线吗?(狗头.jpg)

PS:撕拉片相纸保存不当的话,也会褪色的!



总之,说到最后,我们怀念的,不止是撕拉片……(Yoo友们,接后半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