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熠熠生辉,给人以力量和希望。4月28日上午,达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护士长覃娇在四川某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室完成了一场跨越生命的接力,成为四川省第863例,达州市第27例,三院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病房护理到生命馈赠,她用专业与仁心诠释了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以仁心立誓:七年坚守终践生命之约
2017年,覃娇在参加达州市红十字救援培训会后,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作为一名护士,我比普通人更清楚血液病患者的绝望与渴望。或许有一天,我能成为那个‘幸运者’。”这份朴素的信念,源于她在医院工作中目睹的无数患者与病魔抗争的身影。
2024年2月,一通陌生来电打破平静。当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时,正在护理站忙碌的覃娇心潮澎湃:“当初入库时就做好了准备,这是生命的召唤,我必须履约!”尽管起初因担忧“诈骗电话”而迟疑,但职业本能让她迅速作出决定——这场等待七年的"生命之约",终于迎来兑现时刻。
用专业破障:白衣执甲者的生命科普战
捐献之路并非坦途。面对父母对“抽骨髓”的传统误解,覃娇化身“家庭健康宣讲员”,用护理专业知识耐心科普:“现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安全,不会影响健康。”从医学原理到操作流程,她用临床案例消除家人疑虑。最终,父母从反对转为全力支持:“女儿在用另一种方式救人,我们为她骄傲!”此外,医院的鼎力支持更成为她坚强后盾,院领导特批带薪休假,科室同事主动分担工作,护理部主任感慨:“覃娇不仅用技术救治患者,更用大爱传递医者温度,这是对南丁格尔精神的最好传承。”
以生命点灯:一场跨越职业本能的守护
4月下旬某日清晨,历经4小时的外周血采集,承载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城市。采集室内,覃娇手臂连接着导管,脸上却带着熟悉的微笑——那是患者们最熟悉的“康复天使”的表情。“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健康体魄救人,是护理职业赋予我的双重幸运。”
完成捐献当天,她在朋友圈写下:“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可能成为他人生命里的光。”这条动态引发全院共鸣,年轻护士们纷纷留言:“娇姐是我们的榜样!”目前,已有十余名医护人员在她的感召下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从静脉注射到血脉相连,从临床护理到生命馈赠,覃娇用双重身份完成了对“白衣天使”的深度诠释。在她身上,我们既看到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更感受到超越岗位的生命情怀。这束闪耀在秦巴山区的“南丁格尔微光”,正照亮更多生命希望之路。她以专业践行大爱,用热血注解仁心——这是新时代医疗工作者最动人的职业勋章。
来源: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