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朝鲜战争打到第三年,停战谈判眼看着就要签字了,南朝鲜的李承晚却突然跳出来捣乱。他不仅公开拒绝停战,还擅自放走了几万名战俘,摆明了要撕毁协议。事一出,中朝这边炸了锅,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赶紧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问:“杨勇兵团到哪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直接把战局推向了高潮,也给李承晚狠狠上了一课。



杨勇生在湖南浏阳文家市,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母亲去世,日子更不好过。他早早就出去干活,扛过苦日子。1926年,13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算是迈出了革命第一步。

1927年,他入了共青团,1930年正式成为共产主义者,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从那以后,他跟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长征路上没少吃苦。抗日战争打响,他在平型关跟日本鬼子干了一仗,自己还挂了彩,可照样咬牙坚持。解放战争里,他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带兵,战功不少,打出了名堂。

1950年,杨勇被调到贵州,当上了省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忙着搞地方建设。1951年,他又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当校长,琢磨着怎么把部队训练得更正规。1953年4月,他接了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的担子,带着部队上了朝鲜战场。那时候,毛主席还开玩笑说:“再送个‘羊’去朝鲜,美国就得服软。”



彭德怀:硬汉元帅的传奇人生

彭德怀生在湖南湘潭,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小时候母亲没了,他还出去讨过饭。1914年,他跑去当兵,从小兵一步步混到军官。1926年,他加入国民革命军,打北伐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

1928年,他入了党,还在平江搞了起义,拉起红五军,后来跟毛主席、朱德在井冈山碰了头。长征路上,他带着部队护着中央红军,功劳不小。抗日战争时,他当八路军副总指挥,搞了个百团大战,把日本鬼子打得够呛。解放战争,他领着西北野战军,把大西北给收拾下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被派去当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带着部队跨过鸭绿江,跟“联合国军”硬碰硬,把战局给翻了过来。他的脾气硬,作风直,部队里都服他。到了1953年,停战谈判正紧锣密鼓,他坐镇朝鲜前线,盯着局势,一点不敢松懈。



毛主席:战略眼光定乾坤

毛主席生在湖南湘潭,家里是农民出身,小时候念过私塾,后来进了师范,开始接触新思想。1918年,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干活,马克思主义在那时候扎进了他心里。

1921年,他跟着一帮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一步步成了党的核心。长征路上,他站稳了脚跟,带着红军走出了绝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靠着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硬是把国民党赶下了台,建了新中国。

朝鲜战争一打起来,毛主席果断拍板出兵,说这是保家卫国的硬仗,也是帮社会主义兄弟一把。他盯着地图,算着每一步,志愿军能打赢,离不开他的战略眼光。1953年停战谈判时,他坐镇北京,掌控全局,李承晚一闹,他立刻就有了应对。



李承晚:南朝鲜的独裁者

李承晚生在朝鲜黄海道,家里是没落贵族,早年在美国教会学校念书,学了英语,还信了基督教。1896年,他搞了个独立协会,想让朝鲜自己做主,结果1898年被抓了起来。1904年出来后,他跑去美国,1910年在普林斯顿拿了个国际法博士。1919年,他在上海当了朝鲜临时政府的总统,四处跑着为独立喊话。1945年,他回了朝鲜,靠着美国撑腰,1948年当上了南朝鲜的所谓“总统”。

他反共反得厉害,当政时手段硬,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朝鲜战争一打,他铁了心要靠武力统一半岛,根本不接受停战。



1953年6月,朝鲜战争的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已经磨了好几个月,军事分界线和战俘问题总算有了眉目。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南朝鲜的所谓“总统”李承晚坐不住了。他觉得停战就是认输,怕半岛一分开,他的政权就没了靠山。

6月18日凌晨,他背着谈判桌上的所有人,下令放走了27000多名不愿意回北朝鲜的战俘。这事儿直接把自愿遣返的原则给踩了,谈判桌上中朝这边气得拍桌子,谈判也卡住了。

彭德怀那时候在朝鲜开城的志愿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立马就明白了李承晚的算盘。他盯着地图,看了看金城一带的战线,知道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他连夜写电报给北京,把战俘被放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还提到这可能会让中朝在谈判里落了下风,得赶紧采取行动。电报19号早上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在电报上划了几笔,问身边的人:“杨勇兵团到哪了?”



毛主席当天就召集中央军委开会,桌上摊着地图,金城那块突出部标得清清楚楚。他分析说,李承晚这么干,不光是挑衅中朝,也是想试试美国的底线。得用硬招回击,把主动权抓回来。杨勇的第20兵团那时候刚在朝鲜集结好,他接到彭德怀的电话,汇报说部队已经到位,装备齐了,随时能打。杨勇还亲自去前线转了一圈,看到士兵们士气高,工事也修得扎实,心里有了底。

毛主席一听兵团就位,拍板说要打金城反击战,用军事胜利给李承晚点颜色瞧瞧,也逼着美国老实签字。他让彭德怀集中兵力,把南朝鲜在金城的防线砸烂。彭德怀回到朝鲜,跟杨勇他们连夜开会,计划用多路突击,一举突破敌军阵地。

7月13日晚上,金城前线炮声震天,志愿军1100多门大炮一齐开火,炮弹砸过去,把南朝鲜的工事炸得稀巴烂。突击部队接着往前冲,一天不到就把敌军防线撕开了,往南推了20多公里,打掉5万多敌人,还缴了一堆装备。



金城这一仗,打得李承晚哑了火,也让美国没辙。谈判桌上,“联合国军”没办法,只能接受中朝的分界线方案。7月27日早上,彭德怀在板门店签了停战协定,前后不到10分钟。李承晚死活不签,可大局已定,他闹也没用了,战争就这么停了。

停战之后,杨勇留在朝鲜指挥志愿军,忙着驻防和撤军的事儿。1955年,他接了杨得志的班,当了志愿军司令员,帮着稳住半岛局势,也为中朝关系加了分。回国后,他1955年被授了上将军衔,后来干过北京军区司令员。1972年,他又被调去新疆当军区司令员,一干就是好几年,直到1983年1月6日病逝。他的军旅生涯,给我国国防建设留下了不少东西。

彭德怀停战后回国,当了国防部长,忙着把军队搞得更现代化。1955年,他被授了元帅军衔。1974年11月29日,他带着病逝世了。



毛主席继续领着我国搞建设,经济、社会政策一项接一项推,直到1976年9月9日去世。他在朝鲜战争里的决策,不光停了战,也让新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他的影响,历史书里写得满满当当。

李承晚停战后日子不好过,国内老百姓早就看他不顺眼。1960年,南朝鲜闹了“四月革命”,因为他选举搞猫腻,民众把他赶下了台。他跑去夏威夷流亡,1965年7月19日病死在那儿,落得个孤零零的下场。

金城战役打赢了,不光是志愿军的骄傲,也是我国维护和平的铁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