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从 40 万正数变成 70 万负数,这不仅是简单的财务数据变化,更是一个家庭命运的巨大转折。月薪一万不吃不喝存 3 年多的积蓄一朝散尽,还要背负未来 6 年的债务枷锁。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家庭在短短两年内从安稳走向负债深渊?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一场看似浪漫的带娃环游中国自驾游,竟成了命运的分水岭。
2022 年 4 月,网络上 “自由旅行” 的视频如潮水般涌来,“新型育儿” 的概念也甚嚣尘上。在这样的氛围下,网友一家 “脑子一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上 5 岁的孩子,来一场环游中国的自驾游。他们将积攒多年的 40 万存款悉数拿出,势要把生活过成诗。
先是豪掷 34 万购入一辆二手房车,又花 1 万置办无人机、运动相机、车载冰箱等装备。还未出发,大半家产就已变成了出行设备,手里仅剩 5、6 万用于日常开销。就这样,怀揣着对旅途的无限憧憬,他们踏上了看似潇洒的旅程。计划用一年时间绕中国边境线一圈,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从 2022 年 6 月启程到 2023 年 9 月结束,15 个月的时间里,实际游玩仅 10 个月,中间还因资金紧张回家休整了 5 个月。旅行的开销远超想象,每月油费、餐费和门票就高达 1 万 2,10 个月下来仅在路上就花费 12 万。这还不算在当地游玩的额外消费,很快,他们的积蓄就见底了。
回到家的 5 个月也并不轻松,每月 5000 元的日常开销,又让他们搭进去 2 万 5。更雪上加霜的是,当初花 34 万买的房车,最后只能以 22 万的价格贱卖,直接亏损 12 万。算下来,旅行期间的总开销达到了 27 万 5,存款几乎消耗殆尽。
旅行的花销已经让这个家庭元气大伤,而旅行后的遭遇更是让他们陷入负债泥潭。作为二手车生意从业者,出发时车库里的十几台库存车,本打算旅行结束后处理。没想到 2022 年年底新车大降价,二手车市场遭受重创,这些库存车不仅没能变现,反而成了烫手山芋,最终导致生意亏损 15 万。
如果说旅行和生意受挫只是让家庭经济陷入困境,那么学区房则成了压垮骆驼的 “最后一吨稻草”。旅行归来,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咬牙借首付、背房贷购置学区房。至此,这个家庭正式从存款 40 万的小康,坠入负债 70 万的深渊。
视频上传网络后,网友们并没有对这场 “潇洒旅行” 送上赞美,反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将负债的原因归咎于带孩子旅行,是让孩子背了 “黑锅”。5 岁的孩子尚不懂旅行的意义,想要孩子增长见识、收获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不必选择如此昂贵且冒险的方式。
也有人指出,即便没有这场旅行,学区房也是刚需,只不过是负债金额多少的区别。但将购房压力算到孩子头上,未来若对孩子说出 “当初要不是为了你旅行,也不会欠款” 这样的话,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孩子何其无辜。
然而,面对诸多质疑,当事人却态度坚决:“这种全家 24 小时黏在一起的经历,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他们在旅途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雪中漫步、新疆品尝羊肉串、凉山观赏云海、洱海悠闲野餐、敦煌沙漠肆意打滚…… 在他们看来,这些瞬间早已超越了金钱的价值。
这场自驾游,有人看到了冲动消费带来的经济困境,有人感受到了家人相伴的温暖与美好。是 “没必要的冲动消费”,还是 “不虚此行的难忘回忆”?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它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逐诗与远方时,更要脚踏实地,做好风险评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