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刘群

刘群,曾用名刘宝禄。1913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

1930年4月,刘群参加吉安县固安区红军游击队。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江西军区红军第三团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刘群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刘群留下坚持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2月,在莲花县虎头岭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同二三十名失散的红军指战员汇集于安福县七都山,开展游击战争。后又与郭猛带领的后方医院三四十名伤病员一起,组建了宜(春)萍(乡)游击队,刘群任队长。棋盘山会议后,与前来寻找他们的湘赣临时省委常委谭汤池、段焕竞等取得联系,奉命将宜萍游击队编入湘赣游击司令部第三大队,刘群任大队长。后任湘赣红色独立团第三连连长。1937年3月,在团长段焕竞、政委刘培善指挥下,率部直捣安福县洲湖区公所,活捉并处决了正在该地视察的安福县县长朱孟珍,全歼守敌一个保安中队,取得了洲湖战斗胜利。

刘群任湘赣边区第三大队大队长时,在1936年的一天晚上,带队到攸县一个村子去打土豪。不料向导带错了路,把队伍带到敌碉堡下面,幸亏没被敌人发现。刘群立即率领部队改道进发,才完成了任务。事后,驻三大队特派员诬告刘群企图带部队投敌。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常委、肃反委员会主任颜福华(后叛变)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要处决刘群,遭到省委临时常委、游击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坚决反对,说:“我对刘群是了解的,他对革命忠诚,不会叛变。他如果要叛变,为什么要改道去打土豪,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又把部队带回?夜晚走错路是常有的事嘛!再说,他要真叛变,身为大队长,要杀掉一个特派员还不容易吗?我不同意处理刘群!”刘群幸而保住了生命。几十年后刘群谈及此事时感激不已:“刘政委不知救了多少同志的命,当年要不是他挺身而出,我早成了冤死鬼了!”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群随部改编入新四军,任东南局党校队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刘群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四十七团二营营长、团副参谋长,江南保安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十六旅四十七团参谋长,新四军苏浙军区一分区溧高警卫团长。刘群参加了开辟和坚持苏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参加了马塘战斗。塘马战斗中,刘群奉命带领“小鬼班”——第六连三排七班死守戴家桥,沉着应战,从下午3时直至天黑,接连打退敌四五次冲锋,迫使敌龟缩到几个临时的据点里,最终掩护了党政军机关的安全转移。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群任苏中军区独立旅二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三团团长、第五十二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后备兵团第一师副师长等职。刘群参加了苏中、孟良崮、南麻、济南等战役战斗。在苏中战役首战泰兴战斗中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刘群任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副师长,苏南军区镇江军分区副司令员。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回国后,刘群任华东军区警备第十旅副旅长,华东军区公安军第十七师副师长、师长,华东军区公安军后勤部副部长,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顾问。

1960年,刘群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2年9月,刘群离职休养。

2002年1月20日,刘群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