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工及通车时间向来是市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项目审批、政策调整、环境保护要求及资金到位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工程难以按原定计划实施。最新披露的进展信息显示,西安市两条曾明确"2025年通车"目标的道路工程,目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推进态势。

西兴高速扩建工程推进

2025年通车目标稳步实现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其进展始终牵动着公众的视线。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项目难免面临工期调整,但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西兴高速改扩建”)自开工以来进展顺利,2025年通车的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



西兴高速是连接西安绕城高速、连霍高速及临兴高速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西安与咸阳之间的交通枢纽功能。此次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三桥收费站东侧,终点至兴平市西吴立交,全长24.443公里,总投资43.07亿元,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起点至帽耳刘枢纽立交段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帽耳刘枢纽至终点段升级为双向八车道,大幅提升通行能力。



项目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计划工期32个月,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目前,工程建设正加速冲刺:

  • 路面施工进入新阶段:近日,沥青上面层试验段(K12+310-K12+810右幅)顺利完成,采用高性能AR-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确保路面抗滑性和耐久性,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工程稳步实施:渭河特大桥、能源金茂高架桥等重点工程正按计划推进,现浇段钢筋加工等施工有序进行。
  • 附属工程同步完善:交通标线首件工程已通过验收,进一步保障整体施工进度。

西兴高速改扩建完成后,将有效缓解现有交通压力,提升西安与咸阳之间的通行效率,进一步推动西咸一体化进程,增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交通支撑。



当前,项目正按照既定节点扎实推进,2025年通车目标有望如期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三环-临潼公路项目

2025年通车计划面临调整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就市民关注的东三环至临潼公路建设进展作出回应。由于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影响,项目用地手续尚未获得批复,导致工程无法全面开工,仅部分控制性节点正在施工。官方明确表示,今年无法按原计划建成通车。

目前,项目土地报批资料已提交至自然资源部,待审批通过后即可全面启动建设。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将加快推进后续工作,力争早日实现通车目标。



东三环至临潼公路是西安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210国道的关键路段。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路线全长11.582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主要工程包括:

  • 洪庆隧道(854米):全线唯一隧道,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
  • 灞河特大桥(1923米):跨越灞河的重要桥梁
  • 2处互通立交(岳家沟、惠东):优化区域交通转换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临潼区与西安主城区的通行时间,有效缓解东部城区交通压力,成为西安第二条东向出城快速通道,并对临潼旅游度假区、纺织城片区及洪庆新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尽管整体工程受土地审批影响,但部分关键节点已先行施工:

  1. 灞河特大桥:2022年11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完工,建成后将贯通灞桥区纺园四路与灞河西岸。
  2. 洪庆隧道:2023年11月启动,因涉及保密单位及基本农田,临时用地审批历时近一年,直至2024年9月才获批复。目前管幕出口工作井支撑体系已完成,正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准备。
  3. 跨西康铁路特大桥:2023年启动桩基施工,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后续展望:审批通过后建设将全面提速

项目原定建设周期36个月,计划2025年通车。但受土地审批延误影响,整体进度有所滞后。待自然资源部批复用地后,剩余工程将全面展开,届时建设速度有望加快。

作为西安东部重要的交通动脉,该项目的最终建成将对优化城市路网、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市民可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进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