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附近的卡内基湖内,搜救人员在这里找到了23岁、普林斯顿本科在读学生Lauren Blackburn的遗体。
这位曾经拿着奖学金考入顶级藤校的优秀学生,在失踪一周后,带着梦想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春天。虽然学校在公开缅怀的邮件中未说明死因,但大概率又是一起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事件。
又是一起藤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选择用自杀来结束生命的悲剧……不少同学听闻这个消息在倍感唏嘘的同时,也开始思考:顶尖学府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压力和心理危机?
失踪一周的名校学生遗体被找到
又一位藤校学生失去了生命。
4月29日,普林斯顿大学官网发布讣告,缅怀2026届学生Lauren Blackburn。家属在讣告中提到,Blackburn生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普林斯顿大学也在悼念文章中表示,若人们希望以某种方式纪念Blackburn的生命,可向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捐赠,这一举措也让公众再次关注双相情感障碍这一复杂的精神健康问题。
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该疾病是遗传、生物学、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与生物学基础构成“土壤”,环境压力与心理特质充当“催化剂”,最终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复杂交互导致疾病发作。
根据媒体报道,在4月19日下午左右,Lauren Blackburn最后一次出现在学校FIrestone图书馆附近,随后便“人间蒸发”了。校方联合警方进行了大规模搜救,直至4月25日,搜救队员在卡内基湖内发现了他的遗体。
校方表示,Lauren Blackburn主修英语,辅修创意写作,来自印第安纳州科里登,毕业于科里登中央高中,曾获得国家优秀学生和盖茨奖学金。
在普林斯度就读期间,他还是Sam Hutton Fund for the Arts基金的最新获得者。
《普林斯顿日报》指出,Lauren Blackburn的死亡是该校自2021年以来第六起本科生死亡事件,此前五起死亡事件均被裁定为自杀。虽然校方和媒体并未公布Lauren Blackburn的死因,但大家猜测大概率也与心理压力问题有关。
这不仅仅是普林斯顿大学一所名校的问题,其他名校也出现过不止一次类似事件。
顶尖大学背后隐藏着巨大压力
在顶尖大学里上学,光鲜背后常常藏着巨大的压力。
全美范围内,18-25岁人群是心理疾病高发的年龄段,大学生尤其是压力、孤独感和焦虑症的高风险群体。
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耶鲁大学已有超过20位学生自杀。2015年,耶鲁2017届、20岁的中国留学生Luchang Wang离世,就疑似自杀。
在自杀之前,Luchang Wang在Facebook上发了一条令人不安的帖子,随后便失去踪迹,她的朋友、同学和家人立刻开始寻找她。西利曼学院院长Judith Krauss在得知此事后,还专门向西利曼社区发送邮件,要求知道关于她信息的所有学生都直接与学院联系。
然而没过多久,警方在加州发现了Luchang Wang的遗体。警方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的死亡和意外事故或谋杀相关,推测为自杀。
这些自杀事件都暴露出了藤校和其他美国大学学生们日常所面临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虽然每所大学均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咨询热线,但依旧不能缓解和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那么,藤校这些学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就是名校和学霸背负着太多的压力。
大家在选择留学的院校时候,除了考虑排名和学术实力,美国大学的压力指数其实也应该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尤其在一些学术课程比较严格、学霸密集的大学,连睡觉都可能是奢侈品。
那么,哪些美国大学的学生们压力尤其巨大呢?
The Daily Beast网站曾根据U.S. News及美国大学健康协会发布的数据,考虑大学课业严苛程度、就读成本、录取率、含“工程”率、校园犯罪率等一系列校园里最可能产生压力的因素,发布了50所压力最大的美国大学。
这个榜单中,像斯坦福、哥大、麻省理、宾大、哈佛这些“金字塔尖”的顶尖大学,更是牢牢占据压力最大前5名。另外像卡梅、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UIUC、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等都在榜单前面。
可以说几乎我们能叫上名字的美国大学,学业压力都不小,甚至越是精英大学,学业压力越大。
这些“学术高压锅”,个个都绝非浪得虚名。
到底有哪些压力?
正是由于大家都在关注这些学霸,才让他们背负着超出自己能力的压力。
首先,是来自自身优秀背后的枷锁。大家都很向往藤校光环,但顶着这一光环时,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
比如,学术内卷。能申请到藤校的同学,大多也都是学霸,在这样一群人当中,如果不持续高强度学习,很容易跟不上节奏。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会被迫内卷,甚至部分同学还会强迫自己不断学习,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无法跟上别人的步伐。长期如此就会怀疑自己,心里出现问题。
再比如,还有来自家庭的期待。
一些同学家庭情况普通,拼尽全力才进了名校留学。但面对家里的高期待,自己往往会背负着愧疚感。一旦自己的成绩不达预期,往往会影响到自己的状态,觉得对不起家人,长期这种压抑的状态会导致心理疾病。
当然,还有文化割裂的原因。
这一点对很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课堂上的文化梗听不懂,小组作业中被忽视,节假日的孤独感...这些问题的长期挤压,都会导致心理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来自多方面压力的结果。除了学生自己调节之外,家里人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怀。心理健康问题不是软弱的表现,逃避与沉默只会让黑夜更漫长。无论你正在经历焦虑、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请不要独自面对,及时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向校医寻求药物帮助、向朋友和父母敞开心扉,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对于家长来说,一味地让孩子冲刺与能力不符的名校,很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美国大学数量多,类型更多。有的在繁华的大城市,有的在偏僻的“村里”;有的比较Social,还有的比较严肃和学术……在与自己气质不符的大学读书生活,哪怕是名校,也实在算不上一件快乐的事。
因此,大家选校时候,除了衡量自身的学术能力,还要多关注匹配度,千万不要为了名校光环,选择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太多的大学。
对于学校来说,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大学心理健康体系,应该超越危机干预,建立起日常支持、去污名化、及时响应与长效治疗并重的综合体系。在普林斯顿大学以及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中,Lauren的故事都不应只是一次悲伤的记忆,而应该成为催促改变的警钟。
这些名校学生自杀的悲剧,不应当仅仅是一个悲伤的新闻,更应该成为一面镜子,让大家了解到留学生们共同的心理困境。
藤校的光环应当是学生探索未来和世界的钥匙,而不应当成为枷锁和困境。希望每一个在海外留学的同学都可以记住,没有必要去追逐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满分答案”,好好做自己,健康成长和生活,本身就是最值得赞扬的一件事。
来源:留学字典
如果你兴趣参与支持乡村教育,
或者对乡村教育发展状况好奇,
但不知该如何了解和入手。
如果你曾梦想
有一天能站在儿时向往的讲台,
去收获一群山村熊孩子的爱,
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或途径,
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信心,
或者……
现在机会来了,
乡村教育(支教、助学)通识教育成长营
在这里为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