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下山亦是人生

——南川小指拇山登山记

文/张蓓

爬到半山亭时,我确定自己爬不动了。虽然抬头看去,山顶近在咫尺,似乎我只要咬咬牙就可以登顶了,据说峰顶别有一番风光。但是,我确定自己是真的爬不动了。

阳光蒸腾起箜人的热气,气短、头晕、眼黑……无不提醒着我体力已消耗殆尽,只能瘫坐在半山亭的围椅上,如离水太久的鱼,大口吐着粗气。

其实,我还是挣扎了一番的——要不等我气喘匀了,可以再试试继续向上?但是几次内心交战后,我放弃了登顶的计划,决定下山。

做出下山的决定并不容易。

应南川作协的邀请,我和一众文友一起来到南川大有镇的小拇指山,壮志豪情地准备用征服山峰来证明自己“至死仍是少年”。但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疲,望山枉兴叹。想想文友们在山顶欢呼、雀跃,用照片证明自己曾经来过、曾经征服,我却只能作为“失败者”灰溜溜地原路返回,心情颇为低落。

从去年开始,南川区政府打造的178环线在重庆人的口碑中大火。在连续高温的七八月份,南川的178环线上“长”满了来避暑人们。山王坪露营地的每棵树上都有被吊床网住、在林间山风中被催眠的人儿;金山湖的水库上,勇敢的探险者乘着滑翔伞在天空中留下一线痕迹;前星峡谷的河道里,大家呼朋唤友地支着麻将桌“血战到底”……

但是,178环线上不止有山王坪、金山湖、前星峡谷,还有更多的风景等着我们去解锁,比如位于大有镇的小指拇山。小指拇山地处渝、黔交汇点,位于金佛山东麓,是178环线上一处独特的景貌,因山形酷似手指而得名,实际海拔只有1050米。

1000多米的高度,加之第一段山路可谓轻松,攀登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适应登山的节奏;到了第二段山势开始陡峭时,又有一大片松林遮阳;只有第三段攀登是需要体力的,但这段崖壁并不算太长。所以,小指拇山实在是登山爱好者的入门级山峰,甚至我们把它归于休闲攀登也未尝不可。就是这样一座山峰,却让我铩羽而归,确实让人有些沮丧。

下山之路并不轻松。因为力竭而微微颤抖的双腿让我无法快速回到山脚的起点。我双手拄着登山杖,小心翼翼地向下撤出一条腿,近乎挪动着开始下山。边下山,我已经边在想象一会儿聚会时大家善意的“嘲笑”声了。

下山路上,不断和正在登山的人错身而过,不断听到有人出声鼓励着别人或者自我鼓励着。“毅力”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耳边。我自嘲地想,我这算是个没“毅力”的人吧。

因为腿软,所以我慢。慢着慢着,我感受到了风。这将夏的山风若有似无,很公平地抚过每个人,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它。因为慢,所以我在某个站立休息的拐角遇到了轻风。一旦感受到它,就会有意识地去捕捉它。捕捉它停留在我脸上掀起我刘海的调皮,也慢慢捕捉到它还抚过山上的树、逗过山上的花、撩过山上的草……

当我努力攀登时,我的眼睛一直都注视着小指拇山的顶峰,而并未察觉脚下有草,身旁有树。因为风,我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山因为夏的即将到来而生机勃勃。

不过,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它们。婆婆丁黛紫色的花瓣恣意地钉牢了泥土,如漫天星星般灿烂;中华绣线梅开得正繁茂,串串妃粉色小灯笼在轻风中微颤,“叮铃”乐声不断;插田藨的果实已掉落,只晃着绛紫色的叶托等待下一个春天;香椿撑着身子,欲拒还迎地伸展出酡红色嫩芽;银杏“幼崽”和藤蔓痴缠着青葱色的生存空间,丝毫不知自己终有参天的那一刻……它们不动声色地热闹着,似乎和硬化小路上攀登顶峰的人们平分山色。说它们不动声色是因为它们太不起眼,几厘米的小身板如果不凑近了去看,就很难发现它们,这山间的活泼似乎被湮没在热气蒸干的泥色中。但这并不重要,它们好不容易钻出了泥土,生长了出来,那便努力装点着春夏之交的小指拇山吧,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或者和那无意中窥见它们秘密的人不期而遇,比如——我。

我在下山的途中发现了风,发现了树,发现了草,发现了花,发现了半山的秘境。突然,我不沮丧了。因为,顶峰有顶峰的风光,而沿途也有沿途的惊喜呀!

就像人生。我们总是盯着顶峰的风光,去羡慕,继而去奋斗,这一生就在不断地修正顶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着,常常忘了攀登的目的。我们登上顶峰,是为了峰顶更好的风景,但是,只有峰顶有风景么?可能我们忘了,在一路攀登的过程中不断都会路过美景,只是我们的心选择忽略了它们。

曾经,我也是努力攀登的那一个,累了、倦了,只会暗自勉励——再咬咬牙,再努努力,你会登上顶峰的。我忘了,如果一直都在努力攀登,我的一生啊,永远在走上坡路。哦不,我并不是反对热血积极的人生,我只是在下山途中偶然想到:如果我们能顺应自然,承认自己并不会永远朝气蓬勃、承认自己也有力所不逮,承认自己也许不够有“毅力”,愿意慢下来、停下来去看看沿途的美景,就像闯入秘境的爱丽丝,也许我们就会无意中拥有了一段无与伦比的人生经历。

“来,往上爬,你是最棒的!”

这次,当我闻声找寻鼓励声时,发现一位年轻的爸爸正站在高几步的台阶上鼓励着一个大约只有两三岁的男孩儿。小朋友正在爷爷的帮助下,努力跨上了一步台阶。他上台阶的动作太可爱了,于是我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关注着他跨台阶的动作,心中暗暗地替他鼓劲。

或许是爸爸的鼓励让他充满了干劲,于是,孩子又迫不及待地跨上了第二步台阶。又或许是认为自己非常厉害吧,再往上,他就挣脱了爷爷的呵护,自己跨上了新的台阶。

就这样,一步,又一步,这孩子自己爬了好长的一段山路。真为他开心!

现在。我,下山;而孩子,上山。

我在下山的途中寻觅秘境,获得人生的感悟;孩子努力攀爬,在上山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我们都有一段独属于小指拇山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张蓓,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会员、重庆市十佳读书人、重庆市首届阅读推广大使、苏州电台读书节目特邀专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