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温馨
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部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活动。
实战演练,提高遇险处置能力。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省地震局派出所属分队,前往安宁河地震带开展演练;福建举办“闽安—2025”地震应急综合演练;重庆在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5000余名师生参与;甘肃组织开展“祁连砺锋·2025”抗震救灾实战化演练……各地各部门贴近实战,组织开展演练演习,磨合机制、检验队伍,有效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活动,增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意识。应急管理部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让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更加立体鲜活、生动有趣;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电信运营商,发送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公益短信;中央国家机关社会事务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组织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驻京有关单位排查机关单位灾害隐患,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各地各部门注重创新,多角度、立体式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模拟体验、展览展示等活动。
科普宣传,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天津开展儿童视角实景探险式科普,将防灾减灾和安全知识融入闯关打卡、实景互动展活动中;新疆设立移动科普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读书分享会;上海发布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国部分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技馆还开展了馆校联动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