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错误的认知:将能说会道,等同于江湖经验丰富。
能说会道,跟江湖经验丰富,这是两回事。
就跟人情世故一样,不见得会说话,就是懂人情世故;不见得不说话,就不懂人情世故。
试想,司马懿沉默多年,活到最后,而同僚杨修,因为嘴巴太多,死于曹操之手,难道说杨修比司马懿更厉害?
停留在“说话”层面的,再厉害,也不过是“匹夫莽夫”罢了。
社交境界:强者高手专注于闭嘴,而弱者低手,专注于说话。
02
嘴巴乱说话,是最愚蠢的行为。
生活中有90%的矛盾、是非,都是嘴巴太多导致的。
在别人面前侃侃而谈,别人就会嫌弃你;总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别人就会仇视你;
在别人面前暴露弱点,别人就会拿捏你;总喜欢谈及人是人非,别人就会针对你。
肯定有人不理解,江湖中的老手,不都能说会道吗?
确实,江湖中的老手,都能说会道。但是,这些老手在平时,也都一个比一个低调,能避免发言,就避免发言。
也就是说,在无事发生的时候,老手们都是不说话的。唯有遇到问题,不得不发声的时候,这些老手才会展露出能说会道的一面。
他们知道,人在江湖,容易说多错多。平时,尽量要沉默。
你说了这句话,也许没有得罪A,但有可能会得罪B。反正,总有人是不认同你所说的话的。
03
闭上嘴巴, 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一个问题:为什么普通人都守不住嘴巴,而各种侃侃而谈,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为人性是冲动的,也是不安分的。
说话,就是冲动的表现。你想想,听到别人说了什么,你下意识去回答、反驳、争论什么。这,不就是一种人性的冲动吗?
如果不克服冲动的人性,就会被冲动的人性所控制,有可能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而控制人性,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需要有“经验”的。
吃过的亏多了,人就会变得有经验,有理性。受到经验、理性的影响,当事人才能克服说话的冲动,而保持沉默。
口无遮拦,只会四处树敌;沉默是金,才能广结善缘。
在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花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六十年的时间学闭嘴。
04
高手专注于闭嘴,弱者专注于说话。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嘴巴笨,不懂说话——钻研说话的技巧、艺术——能说会道,但也容易得罪人——吃亏多了,自我反省,闭上嘴巴,沉默是金。
屏幕前的各位,自己究竟处于哪个阶段,可以对号入座了。
如果不出意外,绝大多数人,还处于嘴巴笨,不懂得说话的阶段。甚至于,为此过分自责,认为前途无望了。
没必要有如此想法。真不懂得说话,也学不会说话,那就跳过中间的阶段,直接到最后的阶段,闭上嘴巴,沉默是金。
弱者,不懂说话,却强求自己乱说话,鹦鹉学舌,只会反受其害。
强者,无论懂不懂说话,都克制自己冲动的人性,保持理性、沉默,避免是非。
当别人摸不透你的底细,看不透你的想法,那别人对你的态度,只会是越来越客套,越来越尊重。
05
写到最后
说话,这是有风险的事儿;闭嘴,这是没有风险的事儿。
天天说话,哪怕说得天衣无缝,也总有得罪人,与人结仇的时候。
闭上嘴巴,哪怕被人忽视无视,也没有得罪人,更不会与人结仇。
永远都是“是非只为多开口”“枪打出头鸟”啊。
这一点,看看职场就知道了。
平时,只有没啥经验的江湖小白,在侃侃而谈。而那些有经验的老江湖,基本都闭上嘴巴,藏了起来。
你想想,真有黑锅,到底是侃侃而谈的江湖小白去背,还是闭上嘴巴的老江湖去背呢?肯定是江湖小白去背。
真正的高手,不在乎表面上的装X,别人在乎的,只有明哲保身。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