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是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最热闹的日子。金花庙门前,一簇簇鲜花、香烛和果品,把空气里都浸润上暖意。家家户户早早起床,准备供品,擦净门窗、扫去尘埃。一场专属于岭南人的女神庆典拉开帷幕——这就是“金花娘娘诞辰”,也是传承两百多年的“金花诞”习俗盛会。


金花娘娘,有人叫她金花夫人,也有人亲切唤作金花小娘。她不仅是“送子女神”,更是护佑家宅、镇佑村落的象征。相传明初,唐家村里兴建庙宇专供金花娘娘,每年四月十七,男女老幼齐聚一堂,为祈子嗣、求平安、盼婚姻美好而顶礼膜拜。香火袅袅间,历史绵延,世代相传的不仅是风俗,更是一条根植生活的家风脉络。


你有没有见过清晨的唐家村?庙门敞开,祈福信众络绎不绝,笑语盈盈间是对幸福日子的向往。金花诞,就像岭南春雨,“下在田间地头,润进寻常人家心里”。

节日溯源:金花娘娘的故事与“三金”信仰

金花诞不是一朝一夕从天而降的节日。它背后的故事,藏着几代人的美好愿望和真实烟火。

一、送子娘娘的传奇身世
《粤小记》中记载,金花娘娘原是嫡女出身,因巡按夫人难产,多日未得分娩,梦得金花少女相助,于是吉兆成真。自此以后,金花娘娘便成了岭南地区妇女孺儿心中祈子、保平安的守护星。她的神像总是笑容亲切,抱着小儿,寓意儿孙满堂。有人说,金花娘娘“娘气”十足,是岭南人尊重、珍惜女性的象征。


二、“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吉语背后
金花诞分发的煎堆,是家家户户必做的茶点。甜甜糯糯,外裹芝麻,每一颗都像金银珠宝。民谚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寄托着新一年家业兴旺、衣食无忧的殷切盼头。吃完煎堆,老人家总会摸摸孩子的头,笑说“明年更肥大只、添丁发财”——其实,煎堆就是老一辈嘴里的“压桌宝”。


三、接福还愿的仪式感
过去的金花诞,新娘新婿、孕妇、幼儿,甚至外嫁回门的女儿都会在这天齐聚金花庙。带上一份烧猪、宝盆、煎堆等供品,祈愿生养顺遂。老话讲“分香共果,一家平安”,美味与心愿一同入口,是珠海唐家村特有的“共赏福气”。


四、生生不息的契子、抱火仪式
唐家村若有小孩体弱多病,父母可以带去金花庙前“契子”,意为认金花娘娘作干妈。还有“燂猪仔”的民俗,把爆竹红纸烧成火盆,让孩子在火上抱过,图个辟邪解难。长辈们信,红纸火驱晦气,金花娘娘保佑孩童健康成长。


五、金花诞的“福气分猪肉”
金花诞仪式后,祭祀过的烧猪、煎堆、茶果都要分发给村里每户人家。拿回一块“福猪”,寓意吉祥幸福带回家。这样的礼数,不只温饱,更是代代同行的牵挂与祝福。


传统食物3样:桌上的吉祥,口中的祝愿

金花诞这天,不管人在哪,一桌“金花宴”都离不开以下三样老传统美食:

金猪(烧猪)——富贵安康的守护

祭祀金花娘娘,烧猪是最隆重的“头牌”。猪寓意着“家肥屋润”,烧成金红色,更添富贵气象。

家常简做:选取带皮五花肉,抹上盐、五香粉、老抽腌制2小时。烤箱220℃烤约 45 分钟,出炉皮脆肉香,切块分食(有条件的村民用炭火烤更添烟火)。

寓意:送子娘娘庇佑家宅,吃上一块,安康富贵、百事如意。猪肉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是家庭聚会时补充能量的优选。


煎堆——团圆好运的象征

煎堆在珠海唐家湾家家会做,有甜有咸,外酥里糯,炸得圆圆滚滚。甜味是糯米皮包豆沙、裹芝麻,咸的则有肉粒眉豆当馅。

家常做法:

  • 用糯米粉、少许白糖和温水拌成软糯面团。

  • 包入豆沙或咸肉眉豆馅,搓成乒乓球大小,外面沾满芝麻。

  • 油热后小火慢炸,表皮鼓胀呈金黄色即可。

寓意:圆圆的煎堆像聚宝盆,老人常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寓意孩子财运连连、家庭团圆和睦。糯米温润养胃,芝麻补脂健脑,是大人小孩都爱的小零嘴。


茶果——平安吉庆的点心

茶果是珠海唐家湾人家过节不可或缺的团圆点。传统做法分甜咸两味,甜的用豆沙,咸的包咸菜、虾米、葱花,有点像迷你版的包子。蒸出来软糯爽口,老人说孩子多吃几个“出门不慌、读书灵光”。

家常做法:

  • 用糯米粉加水揉成团,分小份,包上事先拌好的豆沙或咸菜馅。

  • 收口搓圆,摆入蒸锅,小火蒸 15 分钟左右。

寓意:一家人坐在一起分茶果,口口是团圆、心心念平安。糯米有黏合力,包裹住不同馅料,正应了“和气连心”的俗话。


2大忌:这天千万别犯,细节藏温情

金花诞,仪式多、禁忌也细致。两件“大事”要记得,家宅运势才不打折。

  1. 忌空手进庙、空手贺拜
    老人讲究“有敬才有福”。金花庙祭拜时,手里总得有点心意。哪怕只是一束花、一盏香,也要带着。不仅尊重传统,也提醒自家孩子“知感恩、懂回馈”。

  2. 忌饭桌口舌纷争
    金花诞这天,家里人聚得多,热闹免不了。有老例:饭桌忌争执,说话要和气。饭桌气氛好,福气才会满屋。老一辈总说“金猪上桌添笑口,茶果入口无烦忧”。

小贴士:别看这些忌讳平常无奇,恰恰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温柔规矩。年年如此,岁岁相安。


年年金花诞,仿佛是村里人心头的一根线,轻轻一拽,千里之外的人也能感知故乡烟火。金花娘娘的庇佑,不只停留在一柱香或一餐饭里,更是老一辈传给晚辈的生活智慧和家庭温度。

现代生活再忙,也很难割舍金花诞那份热切。吃一块煎堆,谐音团圆好运,是母亲手心的味道;分一口金猪,是长辈盼望安康的朴素心意。习俗从不止步,家族的绳索由这一桩桩小节系在一起。正如老话说:“家常年味,不会淡;家和子旺,日日添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