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当前,正值脐橙夏季管护的关键期。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大塘埠镇,果农陆经亮正忙碌穿梭于枝繁叶茂的果树间,仔细查看病虫害防控情况,以便及时解决脐橙生长关键期遇到问题,并不时手拿剪刀剪掉弱枝和过密枝,为新梢的生长腾出充足空间。

“像现在天气比较炎热,要巧妙地对果树进行疏枝和摘心,让阳光与清风能够穿透枝叶,为果树营造舒适凉爽的‘居住环境’,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陆经亮介绍说。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100多株30年老树,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块荒山坡地。那些枝桠上新抽出的嫩绿新芽,随着微风轻轻晃动,仿佛诉说着园主三十载的辛勤耕耘。

1995年,21岁的陆经亮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在家人支持下毅然承包了一块荒山坡开始脐橙种植。面对眼前杂草丛生、乱石嶙峋的荒凉景象,陆经亮深知,想要让石头缝里长出“金果子”就必须依靠科学种植。于是,他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果业培训,认真记录每一个种植要点,并反复向专家请教,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经过三年的辛勤耕耘,1998年,陆经亮的果园迎来了丰收,收获了3万多斤脐橙,成为当地果农关注的焦点。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科学种植的力量,更坚定了他走这条道路的决心。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让陆经亮的脐橙园遭受重创,原本生机盎然的果园一片死寂,眼前满是被冻得发黑、低垂的枝叶。为维持家庭生计,他的妻子忍痛远赴广东打工,而他没有选择放弃,毅然决然地留守在果园与果树共度难关。那段时间,他一边悉心照顾年迈体弱的父亲和年仅两岁的女儿,一边给果树修剪冻害枝叶,为树干包裹保暖材料,调配营养液为果树补充养分,绞尽脑汁挽救脐橙树。最终,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嫩绿的新芽再次从枝头钻出,果园逐渐恢复了生机,妻子也回到了身边与他一起经营果园。此后,陆经亮又先后扩建20多亩脐橙园,使自家果园规模达到40多亩。

当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时,2008年的市场寒冬又给他带来了新的挑战,脐橙价格暴跌至每斤三、四毛钱,许多果农都选择了放弃。但陆经亮却坚信,只要坚持科学种植,提高果实品质,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他毫不犹豫将收入全部投入果园,购买生物肥,和妻子日夜守护在果园里。终于,次年市场回暖,脐橙价格回升,他的果品凭借优良品质再次供不应求。陆经亮还抓住时机,在老果园旁开辟了新果园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做农业,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陆经亮感慨地说。

为了保持果园的高产稳产,陆经亮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土壤管理方面,他坚持冬季施生物有机肥和花生麸,根据果树生长阶段精准调配肥料,确保果树获得充足的养分。在树形管理方面,他四季修剪枝叶,调整枝条位置,促进果实生长和品质提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构建起了一套“预防-控制-根治”的立体防控体系,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保持果园生态平衡。

如今,他的果园是该县现存拥有30年老树数量最多的脐橙园,并且连续十年保持亩产5000斤以上。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技术知识,陆经亮也有了个特殊身份——大塘埠镇果技联络员,专门为负责片区的果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他定期组织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种植心得和管理经验,他还深入果农果园,实地查看果树生长情况,手把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果农的种植水平。在陆经亮的带动下,他所负责片区内的脐橙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果农的收入逐年增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果农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提高果园的产量和品质,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陆经亮说。

面对未来,陆经亮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希望能够扩大果园规模,引进新品种,提升果园科技含量。同时,他也希望推动大塘埠镇脐橙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脐橙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只要坚持科学种植,不断创新,我们的脐橙产业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陆经亮坚定地说。(吴博涛、肖建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