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雷场扫雷作业中,杜富国在搜排时突然看到一颗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他表情凝重,凭借多年的排雷经验分析判断,这应该是一颗弹量大、危险性较高的加重手榴弹。他是组长又是党员,只听他说了一声“你们退后,我来”!随即就匍匐在地,开始了熟练和规范的排雷操作。

只是意外还是来了,“轰”地一声手榴弹爆炸,杜富国为保护队友用身体挡住了四溅飞出的弹片和释放出的能量,而他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当时的他虽然只有27岁,但是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勇敢和赤诚。7年过去了,“排雷英雄” 杜富国现在过的怎样,在享受什么待遇呢?



每个人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一生中能获得多高的成就?是与很多因素有关的,而从小生长环境的影响就是这些原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杜富国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个偏僻小村庄,可能是因为他成长的地方在红九军司令部的旧址旁边,所以让他从小对革命英雄就有一种无限的崇拜不说,更也坚定了他的戎装参军梦。

2010年12月份,他终于梦想成真不但穿上了绿军装戴上了大红花成了一个兵,而且在他前往军营的当天他又仰望红军塑像,并向革命英雄们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算是正式踏上了他的从军之路。



起初杜富国并未分在排雷部队,后因他军事素养过硬,又有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再加上他自己的主动请缨,才被安排进南部战区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和平时期的军人可能经历枪林弹雨、殊死肉搏的激战机会比较少,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保家卫国的工作环境就安全、就没有流血和牺牲。

云南省麻栗坡县有着一个国内最危险的村庄,这里并不是地形有多险峻易发生意外,也不是有多少凶猛野兽会经常出没,易发生伤人事件,而是在地下埋藏有超过100万颗的地雷。究其原因就是1979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能阻断双方军队的渗透中越两军在此布下密集雷区。



战争结束后部分埋雷虽说有被挖走,但遗留下来的雷量大约还有100万颗,这无疑威胁着当地二百多农户的生命安全。为此依照部署南部战区组建排雷部队,以通过日常排雷作业来解除威胁,进而达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目的。杜富国由于从小受红色文化熏陶,因此自然不会放过这种为国效力的难得机会。

他自打进入排雷部队后苦练内外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进雷场排雷。军旅时光总是很快,短短三年他不仅从一位普通士兵荣升为了组长并入了党,而且还出入雷场一万余次,排出地雷二千四百多枚和处置过二十多起险情,俨然成了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兵。2018年10月份,他带领队员进行日常扫雷和排雷任务,看似普通的日常任务里边却蕴含有大的危险。



杜富国组发现危险性极高的加重手榴弹后他并没有被吓得退缩,而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甚至在炸弹爆炸那刻,他想到的还不是自己而是战友们的安全。

有人说“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不过在杜富国身上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有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安全。或许上天也被他的这种英雄壮举所感动,即使在他双手被炸、双眼被摘情况下还是让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2022年7月份杜富国获得个人一等功并荣获八一勋章,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对一等功臣可以享受全军二级疗养待遇,在住房保障方面则可享受军队130-150平方米的安置住房;当然了实际中为了能便于杜富国接受持续地康复护理,他还是选择了居住在部队家属院。



工作方面现在的他是以南部战区陆军某旅荣誉教导员身份,用智能语音系统在给两千多新兵传授扫雷防护课,继续“撰写”着他军人的使命。

另外杜富国曾经战斗过的雷区虽已成功清除58万颗雷,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有42万颗深埋地下,排雷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排雷部队也因为有了像杜富国这种敢奉献、有担当和心系百姓及国家的军人,激励着更多守护者们奋勇前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