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李先念从军队调任到了地方任职,出任湖北省委书记,此后他在湖北辛勤工作近5年,为湖北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夏,李先念被调往北京工作,那么谁来接替他呢?
王任重成为了接替李先念的不二之选,毛主席对他的评价很高,称赞他是“华北第一才子”。更重要的是王任重也是1949年5月到湖北工作的,当时32岁的他就成为了李先念的副手,负责财经方面的工作。
1917年1月,王任重出生在河北景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在求学期间他深受进步思想影响,1933年,16岁的王任重就入党了,抗战时期进入延纳学习过,之后被派往冀鲁豫地区工作,长期在地方上工作。
论战功和资历王任重比不上李先念,不过他管理地方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被调往湖北工作之后,协助李先念把财经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期间还负责过接待毛主席,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3年,毛主席特地到武汉了解情况,王任重全程在毛主席身边陪同,毛主席时不时会和他聊天,问他一些问题,王任重回答得头头是道,当时才36岁的王任重给毛主席留下了年轻有为的好印象。
此后毛主席多次武汉,王任重每次都负责接待工作。不过王任重接待毛主席有些“抠门”,他给毛主席安排的伙食待遇只有四菜一汤,其中辣椒是不可缺少的一样,毛主席历来提倡节俭,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
1954年,37岁的王任重刚接替李先念担任省委书记不久,就迎来了一场大的考验。这年夏天,由于降雨量太大,长江流域多地出现了暴雨,导致水位骤然上升引发了大洪水,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多处受灾。
毛主席对大洪水格外重视,王任重亲自到一线指挥救援抗洪工作,他不仅在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指挥部,还迅速调集了10万民兵参与抗洪工作,王任重带头在长江堤防参与加固工作。
王任重在一线连续工作了3个月, 成功守住了堤坝,武汉市基本上没有受到洪水的影响,不过王任重却劳累不堪,他本来就瘦,连续在3个月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更是瘦得像跟竹竿。
在经历了这次洪水之后,王任重对长江的治理更加重视了,他亲自沿江而上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宜昌境内的川江是症结所在,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在三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上报了上去。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王任重的想法迟迟未能得到落实,在后来的动荡中,王任重遭受了诬陷,被关入狱中长达8年,直到1975年才会恢复工作,1979年,62岁的王任重被任命为副总理,成为了副国级的干部。
晚年的王任重仍心系三峡工程的建设,遗憾的是在建设方案通过前夕,1992年3月16日,王任重不幸病逝了,享年75岁。根据遗嘱,他的骨灰埋三峡工程的坝址上,葬礼从简,不需要通知在外地的女儿和老家的弟弟参加,不给组织添麻烦。值得一说的是,王任重的亲弟弟当了一辈子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