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这场持续数年的经济博弈,终于在日内瓦迎来戏剧性转折。北京时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暂停相互加征的部分关税,双方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降至10%。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经贸领域引发强烈震动。表面看是"各退一步"的平局,但细究谈判联合声明协议内容,美国主动求和的姿态已昭然若揭。
一、为什么中国未对美国进行任何实质性格让步?
仔细研读联合声明文本,会发现一个关键事实: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并未做出实质性让步。协议核心内容是双方同步暂停24%的加征关税,保留10%的基准关税,并取消其他叠加关税。
简言之,美国把凭空加征的关税撤了,中国也相应取消反制措施,双方基本回到4月2日前的状态。
这种"各退一步"的表象下,隐藏着不对称的现实:关税战本就是美国单方面挑起,中国始终是被动应对的一方。
如今美国主动撤军,相当于承认了这场"经济战"的无功而返。用通俗的话说,就像一个恶霸先动手打人,被还击后喊"停战",表面看双方都停了手,实则恶霸已经认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核心利益领域寸步不让。联合声明明确显示,稀土出口管制、高科技产业政策等美方长期施压的关键议题,均未被纳入协议范围。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随后强调,这些涉及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的领域"没有任何妥协空间"。这种"你撤关税我取消反制,但核心利益不动"的谈判结果,无疑是中方外交智慧的体现。
从博弈论角度看,这种结局对美国而言堪称"最差平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曾指出,美国发起关税战的理想结局是"中国让步+美国获利",而现实却是"美国撤军+中国坚守",这种落差足以说明问题。
二、特朗普的"不能承受之重":五大压力源逼美低头
美国为何选择此时求和?五大压力如泰山压顶,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低头。
压力一:通胀怪兽反噬民生。2025年4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2%,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洛杉矶港货轮数量较三年前锐减一半,零售巨头货架上"中国制造"被高价替代品挤占,直接推升物价。
一个鸡蛋在中国卖0.5元,在美国却要10元;一件中国产连衣裙在美国售价高达367美元(约2700元人民币),是中国的近5倍。
这种价格剪刀差让美国中产阶级叫苦不迭,成为特朗普支持率暴跌的重要推手。
压力二:产业界的集体反水。从特斯拉因稀土短缺减产,到通用汽车因芯片断供裁员,美国企业正饱尝关税"回旋镖效应"。
更致命的是,中国针对性反制直击共和党票仓——液化天然气打击能源集团,农产品制裁动摇农村基本盘,稀土管制扼住军工复合体咽喉。
这些利益集团每日赴白宫施压,让特朗普真切感受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法则。
压力三:供应链重构的失败。美国试图通过"友岸外包"替代中国供应链,但现实很骨感:稀土提纯技术壁垒使替代计划沦为纸上谈兵,成本高达中国五倍;
东南亚产能严重依赖中国中间品,RCEP机制下中国向东南亚转移340亿美元订单,汽车零部件出口替代率已达68%。
这种"去中国化"的徒劳,让美国商界逐渐清醒。
压力四:中国市场的战略转移。最令美国焦虑的是,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从2018年的1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2.3%,而东盟占比升至16.8%。
当美国还在用关税大棒威胁时,中国企业早已通过墨西哥设厂、东南亚转口等"非对称破局"化解危机。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灵活战略,使中国始终掌握着博弈主动权。
压力五:中期选举特朗普的无奈选择。深入美国国内政治语境,更能理解这次"认怂"的必然性。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已跌至40%出头,创下近几十年在任总统的最低水平。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这种支持率意味着共和党可能失去国会控制权,使特朗普沦为"跛脚鸭"总统。
关税战给普通美国人带来的生活成本飙升,正在转化为选票惩罚。从农场主因大豆滞销破产,到汽车工人因供应链断裂失业,这些曾经的特朗普铁杆票仓,如今都成了反关税战的生力军。政治生存的本能,最终压过了"对华强硬"的姿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妥协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历史记录显示,这个团队具有极强的"出尔反尔"特质——2019年就曾撕毁已达成的贸易共识。
中国显然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协议中设置了90天的"观察期",并保留10%的关税作为反制筹码。这种"听其言观其行"的谨慎态度,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的日益成熟。
三、中美后关税战时代的博弈格局
中美日内瓦协议签署后,全球市场迅速作出积极反应。但清醒者都明白,这绝非终点。
协议保留的10%关税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科技领域的"小院高墙"仍在构筑;供应链的"价值观划线"持续发酵。
中美博弈正在从简单的关税对抗,转向更复杂的规则制定权争夺。中美关税战让美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自身的经济霸权,但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警惕。美国的盟友们看到美国在与中国打贸易战时如此狼狈,也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都不愿意被卷入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中,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的最大收获或许不是关税的暂时降低,而是全世界看清了一个事实:即便面对超级大国的极限施压,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守核心利益,时间终将站在正义一方。
这次关税战我们取得的只是中美博弈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美国虽然在这次关税战中认怂,但它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战略。这场博弈的帷幕远未落下,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让我们拭目以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必将展现出一个大国的风采和担当。树欲静而风不止,战斗正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