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杂志社
舆情热点分析报告
5月2日,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景区拥堵问题,天梯排队三小时拍摄不到两分钟,晚上排队七八个小时才下山,上千名游客深夜滞留山上大喊退票。
(来源:澎湃新闻《上千游客夜晚滞留大喊退票?张家界致歉》)
张家界回应
5月4日,中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5月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客流激增,当晚19:20至20:30返城车流高峰时段,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门至武陵源城区的部分路段出现拥堵,车辆通行受阻,导致接驳的城景客运专线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部分游客在景区南门外栖凤岗亭候车处滞留。情况发生后,我区立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并增加接驳车辆,21:53游客全部接送完毕。
为做好“五一”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我区采取了涉旅岗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提早开放景区、延长服务时间、分时分站预约等措施,但仍然存在游客乘坐电梯、缆车、环保车排队时间较长等现象。这反映出我区在旅游高峰时段的综合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对所有受影响的游客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将深刻汲取教训,科学实施景区限流、优化分时分站预约、强化交通疏导和运力保障等措施,切实提升旅游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来源:澎湃新闻《上千游客夜晚滞留大喊退票?张家界致歉》)
频频发生游客滞留事件,次次敷衍回应
事件一:
2025年3月20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天子山景区数千名游客滞留,无法顺畅下山。
3月21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文化旅游和商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此前已有人致电询问此事,他们会去调查了解情况,此事也可咨询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记者就此事致电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此事。
天子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游客滞留,一是当天景区正在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因此关闭了索道。另外,当天有两个大旅游团到景区游玩,两个团加起来接近2000人,加上其他游客,总共约有3500人滞留。为此,他们增派了大巴车,当天总共有近70辆大巴去接送游客,“确实有滞留的情况,不过当天游客都顺利下山了。”
(来源:极目新闻《张家界天子山数千游客滞留?景区:应急演练 3000多人均已下山》)
事件二:
2023年1月24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6万,接待人数创单日新高。但有游客在网上反映,景区未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
“春节旅游人多可以理解,但像这样,明显就是景区没有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2023年1月24日20时30分许,一名游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并将地点定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话题设置为“张家界百龙天梯”。视频中,现场有不少游客,吵闹声不断。该游客称,因各种不放行和推搡,其“好几次被挤得呼吸困难”。该游客质疑,上山的大巴送完人空着就走,丝毫不管滞留在山上的游客。
2023年1月25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景区游客入园实行预约制,大年初三的游客量确实比前几天都多,游客人数达到6万多人,景点排队的时间也比较长。工作人员表示,其实下山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选择,除了乘坐百龙天梯,游客也可以坐索道或者步行下山。景区也安排了工作人员对百龙天梯景点排队下山的游客进行分流,引导部分游客坐索道下山。
(来源:新黄河《人人人人人人人!多地游客滞留景区数小时,安委办提示》)
其他景区采取补偿、限流等措施保护游客权益
重渡沟景区:
五一假期,重渡沟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部分游客反映出现拥堵情况,景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推出重磅补偿措施,为所有5月1日-3日入园游客免费升级VIP年卡,两年内无限次畅游。
(来源:栾川融媒《栾川惊现景区霸总:“听说你们嫌堵?来,送两年VIP!”》)
黄腾峡景区:
5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清远黄腾峡生态旅游区漂流项目现场出现“混乱场面”,很多人排长队也没能玩上漂流。
5月3日,“黄腾峡漂流官方账号”发布《关于清远黄腾峡景区漂流时间调增》的通知,景区对于未能在当天下午5点前完成漂流的游客制定了补偿方案,全额办理退票,同时可选择领取一份全年有效全通套票。另一方面,景区表示将建立严格的流量管控机制,当每日的漂流预订票超过12000人时将立即停止售票。
(来源:广州日报《全额退票!清远一景区紧急道歉》)
九寨沟景区:
“九寨沟不愧是景区的天花板,景色、环保、服务、运力没的说”“两三分钟一班车,完全不挤,连拍照都不用抢角度”这是“五一”假期,游客对“九寨之行”的真实评论。“单日4万人,刷新纪录却不拥堵”的神奇景象引发了众多网友共鸣,“九寨沟的调度能力太强了”的话题也随之冲上热搜。
从“五一”九寨沟的表现来看,不仅赢在风景上,更赢在细节与管理上。动态监测、智能分流,一套行云流水的调度体系,精细化“贴身”服务安排,打破了人们对假期出游的刻板印象。
(来源:光明网《“五一”游客人从众……九寨沟为何还能“不挤”?》)
《记者观察》杂志社社评
张家界此次所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然算不上一次妥善的舆情应对处置。相关部门对于滞留事件的归因与责任一笔带过,对于后续如何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也未做出进一步的整改承诺。网友真正想看到的,是对这上千名游客具体的补偿方案,以及景区接下来“提升旅游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解决问题不应停留在一句口号上面,景区的管理缺位更不能叫广大游客来“买单”。
举报电话:
0351-7024828
举报邮箱:
jzgcjb@126.com
新闻线索:
jzgc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