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铺、早点店、菜市场、超市、便利店、餐馆、夜市摊位……在金山卫镇龙皓路与学府路交叉路口的绿地东尚小商圈,各类沿街商铺应有尽有,从早到晚忙碌异常。虽然往来车辆川流不息、人员密集,但前来购物、消费的居民们都默契地将车辆有序地停放在划线区域。
说起最近这里的变化,附近一家餐馆的店主华林感受很深,“我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从最开始的早餐店干到现在。以前这片区域乱停车、停车难,刮蹭等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我们沿街店铺的经营。停在店门口的僵尸车,有的一放就是一个月,人也找不到。现在停车环境好了,客流量大了,不只是方便了我们来买东西、逛街的人心情也好。”
据了解,这些变化得益于新镇街区的商圈共赢委员会,正是在商圈共赢委员会和金山卫镇“多格合一”协同力量的参与下,才让这一问题得到化解。
过去一段时间,绿地东尚小商圈无序停车问题让居民们头疼不已,机动车挤压电瓶车停放空间、电瓶车扎堆乱停放等问题,一度成为困扰商圈的“老大难”。“买个菜找不到停车位”“车辆乱开不安全”“刮蹭事故多”“影响店铺经营”成为普遍感受。
面对这一难题,金山卫镇第二综合网格工作站召开专项会议,借助新镇街区商圈共赢委员会平台,召集居民区、商圈负责人、物业、派出所、城管执法队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对群众诉求进行了“头脑风暴”,共商破解之策。既要满足停车需求,又要确保停车有序,还要赋予停车智慧。最终,一个停车场改造方案应运而生,仅用了一个月,就让绿地东尚小商圈实现了大变样。
“现在划定了约60个停车位,也设立了电瓶车停放区域。从4月份正式上线运营到现在,平均每天机动车进出入约400辆次,没有堵过车,大家感受都很好。”绿地东尚小商圈东尚生活馆负责人蔡辉表示。
让占地“僵尸车”流动起来,让无序停放变成有序的行动自觉。这些变化都是金山卫镇整合党建、城运、综治、警务等网格资源,通过“多格合一”打破条块壁垒,构建“全域融合、多元共治”治理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据悉,金山卫镇通过商圈共赢委员会实行“大小事”分类议事机制。对于街区商圈内诉求协商解决的问题,通过商铺代表、街长及物业开展议事会讨论和决策。对于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难题,提交综合网格工作站,召集商圈共赢委员会、物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协商,实现诉求解决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在金山卫镇第二综合网格的推动下,除了停车场改造,街区风貌提升、社区环境治理等各类实事项目也都有了着落。仅新镇街区通过商圈共赢委员会提交综合网格解决的问题诉求就有10件。在社区的围墙之外,街区治理也变得高效而温暖。
“我们还将借鉴绿地东尚小商圈停车场改造方案,推动古城新苑等小区门口沿街商铺的停车场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大便利。”金山卫镇新镇街区负责人凌琳说。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