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内展出了大量珍品碑刻。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人民网西安5月12日电 (记者李志强、实习生张嘉琪)新增北区场馆展区,展陈面积由8000平米增加至23000平米;展出文物由原来的1000余件,增加到2000余件。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后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全面对公众开放。

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原名陕西省博物馆,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类艺术博物馆,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以汉代以来历代碑铭、墓志、石刻造像及珍贵古籍版本、书画为主,共计1.1万余件,藏品体系完备、体量巨大、价值极高。其中国宝级文物19组134件,包括汉《曹全碑》、颜真卿《多宝塔碑》、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四件为原品,两件为复制品)以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展现了自汉代以来书法艺术与石刻文化的精髓。

西安碑林博物馆全面开放后,除保留老馆区的第一至第七展室、石刻艺术室、石刻艺术馆之外,新增加了“星耀长安”“汉字·书法·碑林”“骧腾百世”“丝路石语”“贞珉千年”五个常设展览,展品类型也从原先以单一石质类文物为主,扩展至如今的纸质、陶瓷、铜器等多种类别。



游客在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内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工作人员展示碑文拓印技术。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内展出了大量珍品碑刻。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内展出了西安孔庙用的礼乐器。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新开放的教育活动中心一角。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们在欣赏名碑拓本。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们正在参观新开放的“星耀长安”展览。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在国宝级文物“景云钟”前拍照“打卡”。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在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在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在新开放的北区场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