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表示,5月3日,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在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时,发现1架日本民用飞机于11时19分非法进入中方钓鱼岛领空,11时24分飞离。中方海警舰艇迅即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领空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中国属性,有充分历史法理支撑。早在明朝,钓鱼岛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顺风相送》等文献明确记载其名称和方位。近代虽因甲午战争被迫割让,但二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明文规定,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回归中国是国际共识。中国海警的专业处置,展现了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事件发生后,日方竟倒打一耙指责中方“挑衅”,这种混淆是非的言论毫无国际法依据。
石破茂(资料图)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日方有关言论颠倒是非,是不负责任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民用飞机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空,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国海警采取必要管控措施予以警告驱离,完全正当合法。我们要求日方严格约束本国公民活动,停止复杂化钓鱼岛海空域局势的挑衅行径,避免带来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大局。中方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从地缘政治层面分析,日本近期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频繁动作,背后存在深层战略意图。一方面,国内右翼势力出于政治利益考量,试图通过强化所谓“主权管理”制造既成事实;另一方面,借中美战略博弈背景,将钓鱼岛问题与台海局势挂钩,企图扩大地区影响力。此次民用飞机越界事件,或是其配合整体政治布局的试探性举动。
石破茂(资料图)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类似挑衅行为不断。2024年12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就曾多次非法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对中国海警船的正常巡航进行干扰。2025年1月,日本又派出无人机在钓鱼岛空域进行侦察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这些行为无一不表明,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之心从未消散。石破茂刚上台时,曾宣称“中国优先”,还明确反对所谓“亚太版北约”,这让不少人对中日关系改善抱有期待。但与特朗普会晤后,他的态度急转直下,开始积极配合美国搅局亚太,推进“印太战略”。
钓鱼岛(资料图)
近年来,北约集团亚太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在美国的挑唆下,北约集团的反华性质越来越重,32个成员国日益频繁地把军力部署到亚太区域,而日本则成了北约介入亚太地区的重要跳板。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北约国家在亚太部署军力时,首选日本的军事基地,可以说正是日本的配合才给了北约国家军事介入亚太的抓手。不仅如此,日本和北约集团还在商讨各类加强防务合作的协议。此前,北约秘书长吕特就访问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和他会谈后确认要继续加强双边的安全合作。
有专家指出,要稳定亚太局势,中国还得拔33颗“钉子”。这里的“钉子”代表着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构成威胁的因素,日本与北约的勾结及相关挑衅行为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日方的这种行为,让中日关系刚有缓和便再度紧张,其无视国际法和地区稳定的做法,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若日本继续一意孤行,中国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必然会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拔掉这些威胁亚太和平稳定的“钉子”,让日本为其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也让亚太地区重新回归和平与稳定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