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舞台上,一场看似悄无声息的行动,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那就是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刚一落地,美国军工业的好日子似乎就到头了,而更严峻的考验,还在未来的日子里等待着他们。

曾经,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国际舞台上耀武扬威,F-35战机、精确制导导弹、无人机等先进武器装备是其彰显实力的象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武器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致命的“软肋”——稀土。稀土这17种元素,在常人眼中或许并不起眼,但它们却是现代科技与军事工业的“命脉”,是F-35战机、智能武器、无人机、核潜艇、军舰、航母等众多装备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稀土,这些武器就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威力。



F-35战机(资料图)

美国军方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美媒也纷纷发出警示,称这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警告”。五角大楼和国防承包商们更是惊觉,供应链这张原本以为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牌,不知何时已悄然落到了中国手中。特朗普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稀土的重要性,自上任以来就一直在四处寻找稀土矿。但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稀土在地壳中虽不算稀奇,可提炼加工却是个技术活,而这恰恰是中国的长项。中国不仅稀土产量占全球90%,重稀土金属更是独揽99%的供应。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的矿石,有2/3都得漂洋过海送到中国加工,这一事实让美国的稀土自给计划变得异常艰难。



F-35战机(资料图)

2022年,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就因中国合金磁体“违规”被五角大楼短暂叫停交付,最后也只能无奈继续使用中国产品。美国军方统计显示,像F-35战机需要大量稀土,一架就需要830多斤,而核潜艇更是需要9200斤。更糟糕的是,美国稀土储量仅40%,却有着巨大的消耗量,现有库存撑不了几个月,战略储备也只是杯水车薪。

美国并非没有努力过。上世纪80年代,芒廷帕斯矿还是全球稀土的老大,可到了2002年就关门大吉,眼睁睁看着中国崛起。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试图重振稀土产业,投资开采、建厂加工,但产量和效率与中国的差距堪称天壤之别。越南的稀土精炼厂曾带来一丝希望,却因税收问题关闭;日本、德国的稀土磁体生产,原材料同样依赖中国。2010年中日稀土争端后,美国开始囤货,储备虽比15年前有所增加,但专家警告,这点库存远远不够。

中国此次稀土出口管制,被美方视为“预警”,更让他们担忧后续可能会有加关税、设配额甚至全面禁出口等更严厉的措施。美国军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成本飙升的压力,生产瓶颈也日益凸显。而且,稀土开采和提炼的环境成本极高,美国国内想重启全产业链谈何容易。



稀土(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上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俄罗斯虽表示关注中美对抗,但强调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致电中方后,欧盟针对美国发起关税反制,西班牙也表达了与中国的合作意愿。美国试图拉拢盟友构建替代供应链,却因地缘矛盾和自身问题困难重重。

中国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精准打击了美国军工产业,更在稀土供应链上构建了“内稳外控”的优势,掌握了全球资源博弈的话语权。未来,美国若不能突破“卡脖子”困境,其军事霸权和全球领导地位恐怕将加速衰落。这场稀土之争,才刚刚拉开帷幕,后续的发展令人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