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统一步调,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今年4月末,金砖国家外长会结束后,却没有对外发表联合公报,只有主席国的对外声明。
联合公报的发表,需要金砖成员国的意见达成一致,然而这次却在讨论议题时,有国家站出来进行反对。本以为在这方面,印度肯定首当其冲,但这次并非印度站出来反对,不过和印度也有一定关系。
这次会议中,巴西、印度和南非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想推动安理会进行扩容,如果这一目标达成,非洲国家就可能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要知道,印度曾多次申请加入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始终不被同意,这已经成为了印度的执念。如果能在金砖国家会议上,通过对安理会扩容的议题,这对印度等非洲国家获得席位有极大帮助。
然而,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对此提出反对,并在最终以金砖外长会不适合讨论联合国改革的理由,否定了这一议题。
不过两国反对的理由,当然不是表面说的那么简单。
一方面,是非洲内部的席位之争。非洲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常任理事国的大洲,也正因如此,谁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其实也是代表了非洲各国。
而积极推动这一议题的三个国家中,南非在国际上长期亲西方,这和非洲其他国家有所差异,显然无法代表非洲。埃塞俄比亚则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家更有资格代表非洲。
这种情况下,除非非洲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否则这一议题会很难推动。至于印度虽然长期申请入常,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但埃及更倾向于先建立规则和机制,有了程序后再去申请席位。
另一方面,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是金砖国家新加入的成员,对金砖组织仍抱有警惕。造成两国不信任的原因,主要也是印度和巴西曾将支持他们入常作为加入条件,这无疑让金砖国家成为了印巴两国的工具。
这样看来,两国反对三国议题的原因,也不是没有来由。
即便如此,在应对特朗普关税、维护多边主义方面,金砖国家依旧相当团结。在主席国谴责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时,金砖各国都极为赞成。
各国一致认为,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他们应当共同应对外来挑战,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除了印度,印度在对美国的态度上一直是一个骑墙派,在和美国仍有商谈余地时,不会和中国一起坚定地回击美国的霸权行为。
此外,在两个月后金砖国家仍有峰会召开。这次的外长会议虽然在一些方面产生分歧,没有发布联合公报,确实给了特朗普可乘之机。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国仍有调解和沟通的空间。
在目前的形势下,金砖国家各打各的算盘,并不利于应对当前国际复杂形势和接下来的困难。如果各国能在讨论中求同存异,通过内部的调整和变革进一步化解矛盾,更能在面对美国以及更多全球性复杂问题上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