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如鑫淼



在1939年的5月12号,关东军指使所谓“满洲军”进攻诺门坎,挑起诺门坎事件。把他的23师团,130架飞机侵入了诺门坎,被击退后再次发起攻击,这是7月份的事情。

到8月份的时候,苏军的朱可夫,指挥苏蒙联军动用大量坦克、重炮、飞机进行总攻,日军遭到重创。

而在这个当口苏联和德国签了互不侵犯条约。

到9月3号,当时日本大本营强令关东军停止作战行动,撤换司令官参谋长。9月9号,日本驻苏联的大使东乡茂德,是奉命和苏联交涉停战事宜。

苏联方面考虑到欧洲战争,1939年9月1号纳粹闪击波兰 ,欧洲战争已经爆发。所以,苏联又接受了日本方面的要求就停战了。



在9月15号,莫洛托夫就是当时苏联的外长和东乡茂德签了诺门坎停战协定,诺门坎战役或者叫诺门坎事件算是有了一个彻底的终了。

按照当时或者说主流历史的描述和记载。这次战役日本人损失惨重,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后来更多的史料显示,其实苏联损失更大,现在数字显示日本人损失了19000人。

苏军损失得有2.5万人,据说双方飞机的损失二比一,就苏联损失都大。坦克装甲车是四比一,所以苏联赢也是个惨胜。有人说苏联不能打吗?,还不能这么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把苏联放一下…

我们先去看看日本1938年底是《武汉会战》也打完了。汪精卫投敌,但是中国并没有投降,日本人下一步怎么办?现在有资料显示,当时日本内部并不统一,它直接体现在日本的陆海军的矛盾上。

从日本陆军来讲,希望北上,海军希望是南下。 南下就打东南亚嘛,因为说到底日本的国力其实很弱,他没有像样的资源不可能两个战略方向都打,选一个吧,如果北上海军就不重要了,如果南下,陆军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就不是主角了。

在这个时候都在争资源争这个重要性,那要北上就没法拦下,反之亦然。这时候日本陆军很重要的一股势力就是关东军,我直接动手试一试。



日本关东军很嚣张的,当年个皇姑屯炸死张作霖,918事变不都是他们搞的嘛,而且日本人在中国经常搞这种试探,其实你看卢沟桥事变也是一种试探。你不管我就得寸进尺,要管就爆发战争。就往前拱,就往前试探着走。

这回关东军对苏联也是这么干。那选择的地点就是诺门坎。其实日本人是有一定的优势,从历史上讲一九0405年有个日俄战争,日本人就打败了俄国人。再就是苏军作战能力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这个日本人判断的也很准。

另外,从传统上就是苏联也好,俄罗斯也好啊,冷战时候也是这样,他真正最重要的关键节点是在欧洲。他盯着呢,所以亚洲并不是它最主要的战略方向。换句话说,他不大有必要投入重兵。而且诺门坎那个地方是草原荒漠,那么一个地方值不值得?甚至从战术上讲诺门坎这个地方日本人的铁路线和这个战场距离是240公里。

距苏联那边是750公里,就是战场上支援运一些军火给养啊,日本人野战这个先天的优势。

所以,你要说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苏联这一边,事实证明苏联也是个惨胜。虽然是一代名将朱可夫指挥,其实真正打出名来是在对德国的作战,就卫国战争这个时候还早。

现在我们从历史上看,真的是这是一步妙棋。虽然说苏军损失比较大,但是它等于像日本人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你别惹我惹我跟你死磕。

我不计代价跟你拼到底儿,真要拼的话日本和苏联比起来,日本不行没有资源嘛,何必呢?比如日俄战争,它是一个区域的局部战争,打赢了就逼着你割地赔款。这是最合适的。这次在诺门坎的死磕,不是日本人想要的东西,而且确实看到苏联人钢铁弹药,不计后果不怕死人。这个不是日本人想要的。

日本人想要的是迎和之后的利益,等于说苏联人在日本人面前划了一道红线,就是你别踩你别过来,过来我跟你拼命,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

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第一个,日本不是国内在争论是北上市是南下?得南下占东南亚就奔着太平洋去了。它主要面对的就是欧洲和美国,就是列强的利益。最后和美国不对撞了吧,所以,诺门槛战役,你仔细算起来,对日本的战略走向的选择,其实是没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再一个是我们知道这仗打完没多久,1941年6月22号,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就是苏联那个卫国战争爆发那一开始打得很惨的苏军的战斗力确实一看是不行的,我这么跟你讲吧,最后苏联打到柏林城下,其实那支红军是新建的不知道冲了多少次,和1941年的红军真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就在苏军给打的一溃千里那么惨的时候,你说日本人是不是背后捅一刀,还真没有就没敢动这非常可笑。得说他和诺门坎战役是有关系的被打疼了。

其实现在想,如果日本人真的在那个时候对苏联动手,逼着苏联两线作战,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知道这次诺门坎战役虽然苏联人损失大,但是对苏联非常有利的再大的损失也是值得的。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