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导致实皆省、曼德勒省、马圭省、掸邦东北部地区、内比都委员会辖区和勃固省等地区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缅甸地处热带地区,地震后的环境变化极大地增加了热带病传播风险。那么,地震后可能出现哪些热带病传播风险,个人应如何应对?
什么是热带病
“热带病”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
这类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由寄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包括霍乱、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利什曼病等。
热带病给全球超10亿人造成极具破坏力的人力、社会和经济负担,每年消耗发展中国家数十亿美元,也让众多家庭陷入贫困的循环。
地震后的热带病风险变化
地震后,社会环境变化常常为热带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些变化包括:
安置点人员密集、生活环境差。灾民集中安置,卫生条件差,有利于病原体传播,还易形成蚊虫孳生地,增加蚊虫叮咬几率。
粪便管理困难、水源污染风险增加。灾区基础设施损毁,临时厕所不足,粪污处理能力下降,易污染水源,增加水源性传染病风险。
卫生体系受影响、药品运输受限。地震导致医疗设施瘫痪,道路中断导致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供应困难,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
人畜共处频率上升、媒介动物活跃。房屋倒塌后,动物与人类活动空间重叠,鼠类、蜱虫、蝇类活动频繁,增加了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
震后易引发的热带病
近期,缅甸媒体报道指出,露宿街头的灾民已陆续出现被蚊虫叮咬,以及腹泻和呕吐症状。那么,震后易引发哪些主要的热带病?
水源性传染病
地震后,供水系统破坏导致居民不得已使用可能污染的水源,灾民一旦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就可能感染霍乱、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水源性传染病。
感染霍乱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脱水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
霍乱:霍乱弧菌在震后环境中极易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霍乱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霍乱病人与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
霍乱为经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传播。霍乱潜伏期常为1~2天,最短可至数小时,最长达5~6日。病人通常会出现急剧无痛性腹泻和呕吐,导致短时间内大量脱水,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较高。
感染伤寒的症状包括持续高热、头痛、腹痛、腹泻、出玫瑰疹和小丘疹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
伤寒:震后灾区卫生条件恶化,食物和水源易被伤寒杆菌污染。伤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除了水和食物外,还可通过苍蝇等媒介昆虫传播。伤寒潜伏期为1~2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无力、腹痛、腹泻、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肝脾肿大等,典型病例可能出现玫瑰疹,病程一般为3~4周,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虫媒传染病
地震导致环境改变,大量房屋倒塌,积水增多,为蚊子的滋生创造了理想环境。而蚊子正是登革热和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感染登革热重症的症状包括牙龈出血、呕血、剧烈腹痛和呼吸急促(上排);轻症症状包括持续高烧、头痛、肌痛、疲劳和持续呕吐(下排)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
登革热:震后卫生设施受损,垃圾清理不及时,容易形成小型积水区域,这为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提供了繁殖场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
媒介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潜伏期为1~14天,多为4~7天。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可持续2~7天),剧烈头痛、肌痛、关节痛、眼眶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疹,严重时可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出血、休克等危险情况。
感染疟疾的症状
来源:《疟疾能在地球上消失吗?》
疟疾:由于地震造成大量居民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缺乏基本生活物资和防护设施,极易暴露于蚊虫叮咬之下。如果叮咬的按蚊携带疟原虫,就可能引发局部传播甚至一定范围的流行。
目前缅甸主要流行间日疟(Plasmodium vivax),间日疟的潜伏期短则12~30天,长则可达1年。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寒战、出汗等,通常为隔天一次。如未及时治疗,可能造成长期健康损害,并成为新的传染源。
如何预防这些热带病?
瓜果洗净、勤洗手、食物煮熟、不随地大小便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
保障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卫生。可采用煮沸的方式,将水煮沸至少1分钟;也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比例添加到水中进行消毒。食物应煮熟煮透,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维护社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清理废墟、垃圾和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妥善处理尸体,防止其腐烂传播病菌。个人应尽量使用临时搭建的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使用驱避剂和蚊帐、穿长衣长裤、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公室
采取防蚊措施。在居住场所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等驱蚊产品。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如有条件,可在暴露皮肤上涂抹驱蚊剂。/健康科普
作者:寄生虫病所 丁玮、李红梅、钱颖骏、吕山
审核:李石柱
编辑:杨紫萱、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