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布的通知要求,优秀退役军人可以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
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出现了很多真正受益的人群。
01 学生
从学生群体上来讲,身体素质显著增强。退役军人教师可以设计军事化的体育课程,能高效地提升学生体能。
当前中小学学生,小眼镜、小胖墩儿等情况比较严重,退役军人因自身擅长,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能的一些体育活动。
结合当前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让学生们动起来,体育课的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身体素质得到显著增强。
同时通过队列训练等军事化的管理,学生的纪律意识明显增强。
退役军人通过故事分享、升旗仪式示范等等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国防意识和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好的熏陶。
02 学校
对学校来讲,主要侧重于师资优化和教育的创新,最明显的是可以填补阳刚教育的缺口。
退役军人教师一般都是男性,可以平衡了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现在的中小学校园当中男教师非常少,退役军人以其阳刚的形象,刚毅果敢的形象成为了学生们行为的榜样,更加平衡孩子们的性格发展。
同时这个退役军人可以将军事技能转化为特色课程,带动校园管理效能的提升。可以直接参与到德育德育和后勤等工作,带动校园管理效能的提升。
03 退役军人自身
而对于退役军人来讲,可以实现职业转型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根据政策的支持,退役军人可以拥有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今天,教师行业依然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职业,提供的这一政策支持,可以确保他们稳定的职业路径。
从保家卫国到为国育人,军人延续使命价值,自身的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虽然角色进行了转变,但是他们所做的工作,也跟之前军事训练密切相关。
04 社会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有助于国防人才的储备和全民体质改善和教育公平的促进。
少年儿童就像是一块白板,退役军人长期的熏陶,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报国的意识。退役军人教师培养的学生当中,参军、报考军校的意愿可能要比一般的班级要强。
所以优秀退役军人担任体育教师,学生可以增强体魄,学校可以增加特色,军人自身找到职业发展方向,社会孕育了更加有活力的未来,形成了多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