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也称为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内部的恶性肿瘤。由于大肠癌发作的位置较为隐秘,且其早期症状与多种肠胃疾病有相似性,因而极易被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并最终发展成晚期、危及生命。
实际上,大肠癌在深化过程中,有症状迥异的3个阶段,若能尽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手段,则可以尽量缓和病情。
1.早期阶段(Ⅰ期和Ⅱ期)
在大肠癌的早期阶段,肿瘤局限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症状往往不明显,甚至存在无症状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些许轻微症状,如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
另外,少数患者还会有血便状况,即大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但通常不明显,易被忽视。同时,随着消化功能的衰退,病患还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与身形消瘦,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小。
2.中期阶段(Ⅲ期)
在大肠癌的中期阶段,肿瘤已侵及结肠或直肠壁的全层,甚至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此时,症状会变得更为明显和多样化。如消化道内部常会出现更频繁且更为剧烈的腹痛,同时还会有腹胀、呕吐、腹痛等典型的肠梗阻状况。
此外,由于肿瘤阻塞肠道,患者排便变得更加困难,可能出现排便不畅或完全排不出大便。即便能够如厕,其大便也往往更细、更硬,并带有较多的粘液和血液。
同时,营养吸收不足会致使患者感觉到持续性疲劳和虚弱,还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和心悸。
3.晚期阶段(Ⅳ期)
在大肠癌的晚期阶段,肿瘤已扩散至远处器官,如肝脏、肺、骨骼等,症状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
在消化道内部,剧烈且持续的严重腹痛往往令人难以忍受,而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导致剧烈腹胀、呕吐、无法排便和排气。同时,由于肠道渗血严重,患者可能大概率有黑便与严重贫血症状发生。
而伴随着癌组织的扩张,肝转移导致的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和腹水;肺转移导致的咳嗽、咳血、胸痛和呼吸困难;骨转移导致的骨痛、骨折等症状也会随之而来,给患者带去强烈痛苦。
总之,大肠癌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从早期的轻微症状到晚期的严重症状,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定期体检和筛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将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平日里如果出现持续性消化道症状、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切莫以为能够依靠自身“意志力”进行拖延。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