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合肥市2025年30项民生实事安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从促进就业、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12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1500元/人

在促进就业领域,合肥将实施促进重点人群就业行动,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照1500元/人的标准集中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助力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同时,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提质增效,计划累计建成线下实体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2个左右,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便捷的对接平台。此外,实施放心家政行动,计划培训家政服务人员3.095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55万人,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在社会保障及救助帮扶方面,合肥将精准做好城乡特困家庭筛选和兜底工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确定,切实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对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分类资助,减轻其医疗负担。同时,对困难职工、困难残疾人、困难退役军人、困难学生等各类困难群体提供救助帮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助力残疾人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新增托位1.04万个,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在教育惠民方面,《方案》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托位1.04万个,使千人口托位达5.6个;实现各县(市)区、开发区不少于3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以上,缓解幼儿“入园难”“托育难”问题。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促进行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升级,2025年,合肥将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不少于11个、农村幸福院不少于58个,对公建公营敬老院按照平均每年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此外,为合肥市户籍且常住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用电监测与门磁预警安全监测服务,预计服务约1.38万人,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为完全失能、常年卧床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补助,每人补贴不超过10次,每次补贴100元,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卫生健康领域,合肥将为6.46万名七至九年级适龄女生提供国产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降低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为农村地区适龄妇女提供9.85万人次宫颈癌、6.6万人次乳腺癌免费筛查服务,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1万个,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5公里

城乡建设多方面内容也被列入《方案》。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常态长效,推动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万个,解决居民充电难题;实施住宅小区屋面渗漏和外墙脱落维修12万平方米,保障居民居住安全;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833台,提升居民出行便利与安全。实施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新增解决不能24小时供水村庄34个,保障农村居民用水安全。深入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5公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实施“惠民菜篮子”行动,推进190家左右商超及社区连锁店运行“惠民菜篮子”,在主要节假日、突发事件及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平价销售蔬菜、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便民停车行动,加大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1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44万个,缓解城市停车难题,同时持续升级完善合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张玉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