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前量产B61-13核炸弹,破坏力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21倍,拉响全球安全警报?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宣布,计划于5月下旬提前一年启动B61-13型核炸弹的批量生产,这个时间比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了近一年。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披露,这款被冠以“末日炸弹”之名的武器,其爆炸当量高达36万吨TNT,是1945年广岛原子弹的21倍,且专为摧毁地下数百米深的战略指挥中心设计。美国的这一行为不仅让全球安全“警报”拉响,更对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影响。
B61系列核弹的历史可追溯至冷战时期,其设计初衷是提供可调节当量的“灵活核打击能力”。B61-13核炸弹是美国五角大楼在2023年官宣研制的新型核炸弹,它以B61-12为原型,属于B61系列核炸弹的最新成员,其核心设计围绕“穿透力”与“精准度”展开。B61系列核弹历史悠久,是美国北约核共享战略的关键部分,可由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多种战术飞机携带。B61-13延续了美国核武库"既要当矛又要做盾"的研发思路。B61-13核炸弹采用贫铀合金打造的尖锥形弹头,配合末端火箭助推系统,使其能够以超音速贯穿60米钢筋混凝土或30米坚硬岩层。更阴险的是其延时引信设计,确保核弹在钻入目标深处后才会引爆。
美国为何如此急切地研制并提前批量生产B61-13核炸弹呢?从其目的来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考量。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一直试图通过军事优势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美国为巩固霸权,以核力量为后盾,对潜在对手形成强大震慑。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许多国家在军事防御上不断发展地下防空设施,美国研制这种专门打击地下防空洞的B61-13核炸弹,目标可能对准那些它认为具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很显然,美国针对的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外交政策或者军事发展等方面,或多或少与美国存在分歧或者竞争关系。
美国批量生产B61-13核炸弹,目标究竟对准了谁?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核威慑力量,以应对来自俄罗斯、中国等主要核武国家的“威胁”。五角大楼明确表示,B61-13的研制是为了“适当威慑两个主要核武器竞争对手”,特别是在这些国家大力发展地下军事设施和加固指挥中心的背景下,B61-13的钻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美国的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趋势,各国都在努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这一举动,不仅无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破坏现有的国际安全格局。
相比于传统核炸弹,B61-13核炸弹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精确制导能力和强大的钻地能力上,这也是其强大威力的保障。B61-13核炸弹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实现高精度的打击,实现“指哪打哪”。这种精度不仅提升打击效果,还能降低对周边无辜区域的附带损伤,减少了误差范围,一定程度上迷惑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判断。在钻地能力方面,B61-13核炸弹采用了特殊的弹头设计和高强度材料,能够穿透地下设施的防护层,对深埋地下的军事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B61-13核炸弹配备了先进的引信系统,能够精准计算穿透深度,并在最佳位置引爆炸弹,将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作用于目标。
从爆炸威力实现来看,B61-13预计爆炸当量高达36万吨TNT炸药,其破坏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1倍。与广岛原子弹相比,其破坏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广岛原子弹爆炸已造成巨大灾难,而B61-13的威力意味着它能在短时间内让一座大型城市夷为平地,基础设施全面瘫痪,人员伤亡惨重。B61-13核炸弹内部采用了先进的核聚变和核裂变相结合的技术。在引爆瞬间,首先通过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进一步引发核聚变反应,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的数倍之多,二者叠加,造就了其恐怖的爆炸威力。如此强大的威力足以将深埋地下数十米的防空洞瞬间夷为平地,对地下设施内的人员和设备造成毁灭性打击。
美国将隐形轰炸机与B61-13钻地战术核弹相结合,堪称“地下防空洞杀手”。隐形轰炸机如B-2“幽灵”和未来的B-21“突袭者”具有极强的隐身性能,能够避开敌方的防空系统,深入敌后投放核弹,就能够对敌方隐藏在地下的军事设施、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进行打击。B61-13核炸弹作为钻地核弹,专门用于打击地下防空洞。B61-13核炸弹从高空投放后,依靠自身的钻地技术深入地下防空洞,随后爆炸,凭借巨大的爆炸威力将防空洞彻底摧毁。地下防空洞本是一个国家防御空袭的重要设施,但是B61-13核炸弹的出现,使得这种防御措施面临巨大的挑战。美国批量生产B61-13核炸弹的行为,无疑对全球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于美国批量生产B61-13核炸弹,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