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双叒叕“抢功”了!

当地时间5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印巴停火,是美国促成的!”

结果,话刚说完,印度政府直接打脸——“停火是印巴两国直接谈的,跟美国没关系!”

更精彩的是,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随后发表全国讲话,公开感谢中国:“中国是非常亲切、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巴基斯坦需要时总是伸出援手。”

这脸打得,啪啪响!

事实上,见缝插针抢功劳称得上特朗普的“传统艺能”,他的“邀功”操作,一点都不让人意外。毕竟,这位前总统的经典套路就是——“凡好事必与我有关,凡坏事必与我无关”。

记得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特朗普立刻宣称:“是我用‘极限施压’让金正恩回到谈判桌!”(然而朝韩和解的实际推动者是文在寅)

还有2020年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特朗普又高调宣布:“是我促成了‘历史性和平’!”(结果阿联酋后来公开表示,谈判早在特朗普上台前就开始了)

2025年印巴停火,这次也不例外,特朗普故技重施:“美国斡旋成功!”

问题是,这次没人买账了。

印度政府直接通过《法新社》放话:“停火是印巴两国直接协商的,美国没参与。”

印度为什么这么不给面子?

首先是美国态度让印度寒心。冲突爆发后,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说“印巴冲突不关美国的事”,国务卿鲁比奥也只是敷衍地呼吁“双方冷静”。

其次,印度需要中国调停。举世皆知,巴基斯坦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友邦,毕竟,“巴铁”的名头在那摆着。印度再强硬也得考虑现实——打不赢,就只能谈

那么,到底谁是促成印巴停火的真正调停者呢?

要素过多,不好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4小时内,印巴都找上了中国!

就在特朗普“邀功”的同一天,印巴两国不约而同地给中国打来了电话



巴基斯坦外长达尔主动致电王毅,感谢中方为实现停火所做的努力。

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则是紧急联系王毅,不肯落于人后,表态“战争不是印度的选择”,希望恢复地区和平。

为什么是中国?

其实并不难理解。

作为巴基斯坦的铁杆盟友,中国长期向巴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尤其在这次冲突中,巴基斯坦凭借中式装备在局部战场占据优势,让印度不得不正视现实。

印度是一个务实的国家,莫迪是一个务实的政治领袖,这使得印度做出了务实的选择。印度知道,美国靠不住,而中国作为南亚最大的稳定力量,说话比美国管用得多。

而中国一贯秉持公正的立场,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不偏袒任何一方,这让印巴都愿意接受中国的调停。

印度议员塔鲁尔说得很直白:“中国对巴基斯坦更具影响力,所以缓和局势的关键在于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喊破嗓子也没用,中国一句话顶用!”

果然,在特朗普邀功没多久,5月1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就发表全国讲话,重点感谢中国:“中国是非常亲切、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巴基斯坦需要时总是伸出援手。”



这句话,明摆着是说给美国听的——美国你嘴上喊“支持”,实际行动为零,甚至还想趁机卖军火捞钱。

而中国实实在在提供支持,关键时刻帮忙斡旋停火。

高下立判!

话说回来,虽然全世界都知道,特朗普向来口无遮拦,想啥说啥,可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国家领导人为何屡屡“抢功失败”?

或许,这次事件,不仅是特朗普的个人闹剧,更是美国全球影响力下滑的缩影

第一,信誉破产。美国过去几十年在中东、南亚等地“拉偏架”,早已失去公信力。

第二,战略短视。特朗普政府只顾“美国优先”,对盟友的需求敷衍了事,印度自然不买账。

第三,中国崛起经济+军事+外交全方位影响力,让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调停者。

印度学者说得更直接:“如果美国还是当年的超级大国,印度绝不敢这样打脸特朗普。”

事实上,这次印巴停火,可能标志着南亚地缘政治发生了重大转变

首先,中国已成为南亚事务的关键调停者。未来克什米尔问题、水资源争端等,绕不开中国。

其次,印度对美依赖肉眼可见地降低。莫迪政府很清楚,美国未必靠得住,不如务实与中国打交道

简而言之,整个事件的始末就是:特朗普想抢功,结果抢了个寂寞;美国想刷存在感,结果被印巴联手无视;中国什么都没说,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和平推手是谁!

还是那句话国际政治,实力说话!不争不抢,但该是我们的影响力,一分都不会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