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位网友发视频,视频里一名穿保安制服的男子竟然光天化日的在街头砸一辆特斯拉,整个车身被砸的稀巴烂,一开始网友怀疑他是不是仇视特斯拉。



但是后来知情人透露这个车主曾经骂保安是“看门狗”,并且这个车的损失已经到了可以上刑事责任的地步了。

车主为什么要辱骂保安?保安最后真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光天化日打砸汽车?

5月10日,温州市区的一条街道上,一阵玻璃破碎声划破了午后的宁静,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男子站在一辆红色特斯拉后方,手里举着一块车牌,猛地砸向后挡风玻璃,车窗碎裂,碎片四散,而男子的表情却毫无惧意,反而带着一股怒气未消的狠劲



这一幕被对街的路人拍下,很快在网络上疯传,引发了数以万计的转发和评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保安的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蓄意而为,他先是捡起掉在地上的车牌,然后快步走向车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用力猛砸,似乎早已忍耐到了极限



砸完车窗后,他甚至停下脚步,盯着远处开来的另一辆车,仿佛在用眼神警告:别再挑战我的底线,而这辆红色的特斯拉,也并非毫发无损的第一次受害,根据现场目击者和拍摄者的说法,这辆车此前已经遭到多次破坏,前机盖有刮痕,后视镜破裂,后尾灯碎裂



几乎整辆车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视频拍摄者称,这一系列破坏,都是这名保安所为,为什么一个身穿制服理应维持秩序的人,会做出如此出格之举?原来,这辆车的车主长时间将车停在小区一块有编号的车位上,而这块车位并不属于这个车主。



尽管表面看似合法停放,但实际早已违反管理规定,更令人愤怒的是,在多次劝阻无效后,该车主还口出恶言,侮辱保安为“看门狗”,用极其粗鲁的语言对其人格进行攻击,面对侮辱,保安一开始选择了隐忍。



但真正令他情绪失控的,是公司随后发布的一纸通知:若再有车辆违规停车,占用该区域,将从当值保安工资中扣除费用,本就收入微薄的他,突然发现,原本的不公正待遇,竟还要自己买单。



于是,一场激于情绪的复仇行为,就这样爆发在大庭广众之下,而这一次,他没有再忍。



保安可以被随意欺负?

据网友爆料,这位保安年纪并不大,刚满二十出头,学历不高,家境一般,从外地来到温州打工,选择了门槛较低的保安行业,在外人看来,这是份稳定,没有太大风险的工作,但事实上,保安的工作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和艰难。



他每天要站岗巡逻十多个小时,风吹日晒,昼夜颠倒,有时遇到业主恶语相向,还得赔笑脸,讲好话,收入方面,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元,还经常因为管理不到位,投诉电话,乱停乱放等“背锅”事件被扣钱



在公司制度里,他是个可被随意调岗甚至辞退的临时人,而在社会眼中,他又是个最底层的无名者,研究表明,长期被压抑、缺乏尊重和情绪出口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当愤怒不断积累,却无处释放时,一点外部刺激就可能引爆情绪炸弹。



车主辱骂的那句“看门狗”的话,在这个保安耳中,可能就是压垮他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加上公司制度的冷冰冰通知,将他置于“替别人买单”的尴尬位置,他的人格尊严和经济生计同时受到威胁。



当情绪到达顶点,没有人劝得住他,也没有体制来保护他,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完全不理性的决定,这不是为他找借口,而是在揭示一个现实: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心理疏导机制,正在缺位,底层工作者不是钢铁人,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

如果没有情绪宣泄口,没有合理渠道维权,类似的报复行为就可能继续出现。



保安可能面临刑罚?

在视频引发关注后,当地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并于当天将涉事保安带走调查,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若损失金额超过5000元,就能构成刑事案件,可能面临拘役,罚金甚至数年有期徒刑。



从网友补充视频中可以看到,这辆红色特斯拉为高性能双电机版,市场价格在30万元以上,车辆损毁部位包括全部车窗玻璃,车灯,前盖和内饰等,经初步估算,维修费用很可能超过2万元,属于严重损毁,基本已符合刑事立案的标准



这名年轻保安,如今不仅面临工作被辞,经济赔偿的巨大压力,还可能因此留下案底,甚至背负刑事记录,对未来的生活造成长期影响,一时冲动,代价惨重。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没能忍住那一刻的情绪。



网络上的舆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他的愤怒有其合理性,长时间受到侮辱和不公待遇后爆发是人之常情,但更多的声音指出,情绪可以表达,但不能以违法行为的方式表达,社会有制度,个人有底线,若人人都用暴力来维护尊严,那么这个社会将无规则可言



对所有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警示:再难的生活,也不能用违法方式来出口气,再大的委屈,也应通过正当渠道解决,而对于社会来说,这也是一次应当反思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太多底层劳动者的真实需求?是不是在制度上给予他们太少支持,却要求他们无限包容?



一辆车被砸可以修复,但一个年轻人走错的路,却可能影响其一生,这起事件不应只是一个网络热点,更应该成为推动社会机制改进,提升公众素质,重视情绪管理的契机。



社会不是靠少数人的忍耐维系,而是靠大家的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保安砸车事件虽然令人遗憾,但它揭示的问题远不止“谁对谁错”那么简单,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背景下,情绪管理,制度改良,尊重沟通,或许才是我们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