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VB荧幕前的璀璨明星、百亿豪门的天之骄子,转身成为隐世潜心修行的道生法师,何宝生人生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对世俗认知的颠覆,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执着探寻。



昔日繁华,如梦似幻

出家20年,有游客拍到他手上仍戴着前女友蔡少芬送的手表。回溯往昔,何宝生的少年时光被家族的财富光芒笼罩。作为商业大亨的富二代,他的生活满是顶级奢华的印记。中学时便留学加拿大贵族学校,彼时的他,对“贫穷”毫无概念,生日礼物是象征财富传承的股份转让协议,而家庭聚餐则更像是一场商业谋略的研讨会。成年后的他,更是港媒镜头下纨绔子弟的典型,车库里的豪车换了又换,定制版法拉利F50与车牌号“HK 1”的保时捷911,都是他奢靡生活的注脚 。那些在纸醉金迷中放纵的日夜,是他用金钱堆砌的迷茫青春。



1995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白发魔女传》剧组,他凭借卓一航一角一炮而红。镁光灯下的璀璨,与片场的烟火气,让他体验到别样的人生滋味。然而,名利双收并未填补他内心的空洞,真正击垮他的,是与蔡少芬那一段爱而不得却刻骨铭心的恋情,使他愈发沉沦于赌场的刺激之中,试图在筹码的碰撞声里寻得一丝掌控人生的错觉。这场破碎之恋带来的是那场震动港澳的“亿元赌局”,成了他人生前半段疯狂的高潮,也成为他开始反思的起点。



剃度出家,重寻自我

2005年,何宝生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出家修行。剃度仪式上,剃刀的卡顿仿若命运最后的挽留,却未能动摇他的决心。从此,他告别了豪门公子的身份,披上了打满补丁的僧袍,法号“道生”,开启了与往昔截然不同的修行之路。



在大屿山宝林禅寺,何宝生过上了极简且自律的生活。每日凌晨4点,当尘世还在沉睡,他已在晨钟中起身,诵经、挑水、劈柴,每一项劳作都是他与内心对话的契机。禅房简陋,睡的是木板床,屋顶还会漏雨,但他却在这里寻得了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踏实睡眠。饮食上,他以清水煮白菜、馒头配清水为食,曾经对美食挑三拣四的他,如今却能从简单的饭菜中嚼出生活最本真的滋味,他笑言“存款为零,但内心富足”,这份对物质的超脱,让他的精神世界愈发充盈。



何宝生的修行,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清苦上,更融入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保留着蔡少芬送的手表,或许并不是对过去恋人的执念,而是以一种温柔的方式铭记曾经的情感,让回忆化为修行路上的养分。当面对偷窃寺庙金佛的盗贼时,他赤手空拳地冲上前去,用行动守护着佛门的尊严,那一瞬间,他展现出的勇气与担当,让人看到修行赋予他的力量,不再是那个在赌场里迷失的公子哥,而是心怀慈悲与正义的修行者。



偶现踪迹,引发思考

在清修的日子里,何宝生偶尔也会闯入世人的视野,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2024年,驴友在终南山偶遇他赤脚扫落叶,啃着冷饺子的他,笑谈“一粒米中见众生”,这番景象,像极了武侠小说中隐匿江湖、超凡脱俗的扫地僧,让人惊叹。2025年,加拿大网友又在多伦多Markville Mall看到身着僧袍的他购物,他的状态平静祥和,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依旧是那副看淡世间万物的模样。



每次何宝生的露面,都会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有人惊叹于他从百亿富豪到清苦僧人的巨大转变,也有人质疑他出家的动机。但何宝生从未在意这些外界的声音,他用自己的生活诠释着对修行的理解。面对游客询问是否后悔,他以红尘来去一场梦作答,在他眼中,心灵的解脱才是真正的富有,物质的堆砌不过是过眼云烟。



从昔日开着保时捷911上班,到如今步行化缘,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巨大的反差。他形容出家是“把人生剧本从豪门公子改写为寺庙行者”,而补丁僧袍穿在身上,远比高定西装来得自在。





何宝生用二十年的修行时光,向世人证明他的选择绝非逃避,而是在极端的人生反差中,抵达了精神的平衡。在这个人人追逐物质、被欲望裹挟的时代,他就像一个另类的觉醒符号,提醒着人们:当我们被金钱的喧嚣淹没时,不妨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许那里,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晨钟暮鼓,指引我们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