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网购不到300元的路由器,在高校招标中摇身一变开出85万元的“天价”——重庆三峡学院的这场采购风波,像一记重锤砸在了公众心头。
招标公告白纸黑字写着:普联TL-R473G路由器中标单价75万元,算上其他费用总价85万元。然而电商平台上,同型号设备明码标价279元。网友掐指一算,这笔钱足够买下2800多台设备,教室走廊都能铺满路由器。更荒诞的是,中标公司参保人数连续三年为零,公示电话不是“打错了”就是“我不是该公司的”。校方一句“正在研究”应付舆论,供应商则玩起“人间蒸发”,整套操作仿佛现实版黑色幽默。
普联官方的回应揭开更多荒诞细节:“TL-R473G本质是路由器,只有基础防护功能。”这意味着,学校高价采购的“防火墙”连防火墙都不是。业内人士直言,真正的专业防火墙价格在数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但绝不会用路由器冒充。这场招标要么是技术参数设定闹乌龙,要么是故意用“李鬼”套取资金——无论哪种可能,都暴露出采购流程形同虚设。
翻看网友评论,字字扎心:“蛀虫从根里开始烂”“走个形式整点烟酒钱”等热评直指教育腐败痼疾。更令人不安的是,类似闹剧并非孤例:某高校曾花数千元采购普通插线板,某中学斥资数万元购置家用相机……当教育经费成了某些人眼里的“唐僧肉”,招标流程就变成了遮羞布,专家评审沦为提线木偶,纳税人的血汗钱在暗箱操作中悄无声息地蒸发。
值得警惕的是,此类操作已形成完整利益链条。从招标文件参数设定开始,某些项目就通过定制化技术指标排除潜在竞争者,再借壳空壳公司完成资金流转,最终在专家评审环节获得形式合规认证。这种系统性舞弊行为,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严重侵蚀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基础。
要破解这个困局,需构建多维监督体系。首要之举是推动采购信息全流程公开,从立项依据到验收报告均应向社会公示;其次应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价格比对,建立异常报价预警机制;更重要的是,需完善责任追溯制度,对查实的违规行为实行终身追责。唯有让每个环节都暴露在阳光下,才能彻底铲除灰色利益链的生存土壤。
面对全网追问,校方至今未给出合理解释。但民众的质疑不会消失:三家竞标公司为何集体开出数百倍市场价?空壳公司如何通过层层审核?采购决策链上究竟是谁在浑水摸鱼?这些问题不查清,教育公平的根基将持续动摇。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容不得半点蛀虫啃噬。要让每一分钱真正流向三尺讲台,就必须撕开招标黑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毕竟,再精妙的“技术参数”,也遮不住贪婪的马脚;再复杂的“流程设计”,也抵不过公开透明的一缕阳光。
最新消息,官方通报此次通报虽承认违规并终止项目,但公众的核心关切仍未完全消解:违法违规的具体性质是什么?是否存在权力寻租或利益输送?已终止项目是否涉及资金追回?这些追问需要更详尽的调查结论来回应。(源自极目新闻等媒体)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评论区亮出你的高见。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