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2025年5月8日最新数据显示,广工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成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
至此,广工已有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名,其中3个学科跻身全球前千分之一(工程学已进入前0.3‰)。学校ESI世界综合排名578位,较上一期上升55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67位。物理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被认为是广工未来最有潜力进入ESI前1%的学科方向。
图 1 学校9个ESI前1%学科表现
近年来,广工坚持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以创新链赋能人才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1+2+3”攀撑计划,构建“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学科体系。学校从内涵式发展出发,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同时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广工重点布局“高端电子制造”“绿色材料化工”两个学科群,推动学科交叉,攻关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模块化机器人、爬行机器人、柔性产线智能设计软件、智能排样优化软件、工业木质素与造纸废液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制备等多个核心技术难题。近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4项、何梁何利奖3项、中国专利银奖2项、教育部及省科技一等奖23项。
在人才发展机制方面,广工持续优化政策支持,遴选34个基础条件良好、团队成员稳定、方向明确的校级科研团队给予倾斜性支持。截至目前,“十四五”期间已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43人次,重点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缺”领域,助力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学科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实现跃升,形成全球影响力的研究集群。
ESI是当前广泛应用于评价高校科研绩效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由科睿唯安公司建立,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2000余种期刊和超过1200万篇文章数据,具有权威性和全球认可度。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罗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