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没有东风31系列就没有后来的东风41,虽然都是东风系列,但后者和前两者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武器了。

先说最具传奇色彩的东风31,它的起步其实特别艰难,90年代还被搞了一次大泄密,技术、线路、未来规划几乎全被对手摸得清清楚楚。

可正因为技术泄密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几乎逼得中国技术团队背水一战,上下一心搞突围。

不到二十年,东风31系列直接换了个“灵魂”:机动灵活、不挑地形,能随时从卡车变导弹,从戈壁到城市都能隐藏,多弹头一出,敌人的反导系统一下子成了摆设。

美军都说,必须重新画一遍中国地图,因为根本猜不透哪辆大车里藏着东风快递,它的升级款更猛,发射只要十几分钟,对手就算卫星转半天,也难锁住目标。

如果说东风31像打游击战,那东风5就是明晃晃摆在台面的“狠角色”,这款导弹虽然老成,但在大国游戏里,越简单越可靠。

几十年一动不动地守着阵地,弹头大,射程远,还能随时发射,“老家伙”不仅反应快,十多分钟就能拉响警报。

不管美军造什么复杂模型想打拦截,最后发现只要漏下几个东风5,后果就没人敢细想,它的存在就是赤裸裸的警告:一个都不能让敌人心存侥幸。

最让外界头疼的,其实还是东风41,它简直像谜一样,神出鬼没,哪怕是美国的军方,也只能靠几次阅兵或者卫星拍照猜测性能。

这大家伙能藏到冰天雪地的高原深处,伪装成本地卡车或火车,想找它简直比登天还难,不但射程远、弹头多,正是这种“既在你眼前、又在天边”的状态,把敌人的神经崩得死死的。

对手面前不是一个靶子,而是三重保险,东风31用移动打散侦查,东风5靠耐打和威力定住底线,东风41玩消失和伪装,把不确定性玩出了花。

美国专家说得明白:中国逼得我们必须防着最糟糕的情况,因为哪怕九成拦住,还有一成打进来也受不了。

每次中国导弹大规模调动,美军都得耗掉卫星和情报资源,光跟踪几十辆大卡车就已经焦头烂额,没多少精力琢磨怎么拦住每一发。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核威慑走的不是唯技术论路线,而是用体系打心理战。不是靠数量压人,而是让对手永远忌惮,只要有一枚成功,就够让老美头皮发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