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齐,泰山移。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一起工作,一起成长,直到有一天,我们悄悄地推动了‘泰山’,它自己都没察觉!”5月9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印度尼西亚来华留学生培训项目正式启动。12名留学生对未来6个月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
“三人一间房,空调、热水都随时为你们服务。”5月8日下午,随着带教老师的引导,3位女生、9位男生兴奋地走进在湖北武汉的“新家”,这是学校为首批留学生装修一新的宿舍:洁白的墙面、新购置的桌椅、亮堂的节能灯......
23岁的Safin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妇孺皆知的名字“李白”,他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拍摄了“新家”的视频发给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印度尼西亚家中的家人。
“干净,设施齐全!”看到“李白”的新家,他的父母高兴地翘起了大拇指点赞,叮嘱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好好学本领。
“今天早上和中午,他们12人都到食堂就餐了,感觉挺喜欢我们做的饭食。”9日,湖北建院学生食堂经理王航和餐厅师傅马主麻开始为首批留学生提供贴心餐饮服务。
留学生Alvy Herawati中文名字是乐雨安。她来自印度尼西亚一个小村庄,父亲是农民,母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今年,她从万隆理工大学物理工程专业毕业,入职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次来到公司总部和湖北建设院学习深造,她很欣慰。
“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印尼,从来没有机会去国外看看,直到现在。是的,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国。也许有些人觉得出国很普通、很简单,但对我来说,并不是。”在留学生开班仪式上,乐雨安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
“但不管经历了什么,不管听到多少质疑的声音,我始终坚持一件事:敢于梦想,敢于有大梦想!我想要独立、有影响力、有意义地活着,为他人、为我的国家贡献力量。”乐雨安说。抱着这样的信念,她来到了湖北武汉。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欣赏武汉的美丽风景,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收获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上,它被认为是走向文明、繁荣的关键,那就是知识。拥有知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帮助他人改善生活;拥有知识,我们有了选择人生方向的自由;拥有知识,我们将打开更多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机会......”
乐雨安说:“我们将学习核心技术,比如如何设计环保型电厂、废气废水固体垃圾处理,以及如何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我们将直接向专家学习这些内容。”
“将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带回印度尼西亚,应用到我们的国家中去,让我们的人民和下一代,不再因为空气、水源污染或垃圾处理不当而担心健康问题。”湖北建院首批留学生纷纷表示,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
湖北建院潘丽老师负责12名学生的中文培训,同时成为开班仪式上的翻译。她介绍,他们的课堂教学、体育活动、文化体验都做了细致贴心的安排,学校还为他们专门制作了中英文的学习生活指南:校园地图和设施一图全览;学习方面的课程安排、教学资源介绍简洁、通俗;生活指南包括住宿、饮食、交通、购物与便民、健康与安全等等。
在首批留学生中,25岁的Wafi(中文名万飞)是年纪最大的,他曾经到过中国香港,其他11名学生都首次来中国学习生活。
最后,他们用中文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齐声祝福:“你好,武汉;你好,湖北建院!”
来源 | 湖北日报
出品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