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排球圈其实并不算热闹,但辽宁女排段放突然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次不是靠一传、不是靠暴扣,而是因为社交平台上一组美照,“女排隐藏女神“颜值逆天这些标签满天飞,网友点赞、评论、套近乎,仿佛段放下一秒就能空降娱乐圈,热度一时间盖过了不少主力球员,问题来了,段放到底是被低估的实力派,还是被过度消费的流量担当,咱们可以冷静拆拆局。

其实球迷最早记住段放,还得追溯到2011年U18女排世少赛,那会儿她和朱婷打对角,算得上“冠军搭档,一路杀进决赛拿了亚军,那年朱婷刚出道,段放也绝不只是“陪跑,主攻手、身高1米86、进攻端能抗能打,论天赋在同龄人里绝对不吃亏,后来郎平回归执教,段放凭借联赛里稳定的输出也多次被招进国家队集训名单,按理说,这样的履历怎么也该有一席之地,可现实却是,段放始终在国家队边缘徘徊,能得到机会但很难坐稳主力,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说到底,段放在国内联赛是辽宁女排的得分核心,巅峰时期进攻确实能打,2018年随队拿了亚运会金牌,亚洲杯冠军也有份,全国运动会带队斩获铜牌,2024-2025赛季女排超级联赛又帮辽宁女排收获季军,这些荣誉放在中国女排二线主攻里算得上高光,但国家队的门槛本来就高,尤其是主攻这个位置,一传、进攻、串联、拦网样样不能掉链子,段放的短板也很明显,一传不够硬,进攻上有起伏,这在顶级比赛里会被无限放大,毕竟国家队不是只看谁能得分,容错率低、压力大,很多时候拼的是“零失误,段放这种偶尔能爆、但稳定性欠缺的类型,确实不太讨教练喜欢。



可话说回来,段放在辽宁女排的价值没人能否认,王一梅退役后,她就是“顶梁柱,球权多、责任大,辽宁这些年能稳在三甲,她的贡献有目共睹,只是联赛和国际赛场的强度没法比,国内能打出风采、到国家队却只能“打补丁,这样的球员其实不少,段放不是唯一一个,球迷也不用非要上升到“被埋没“教练眼瞎这种高度,竞技体育本来就残酷,适合什么平台就该在哪里发光。

有意思的是,段放这波热度完全是“颜值出圈,社交网络时代,运动员的流量密码已经变了,颜值高、气质好,随手一晒就能带话题,网友自发造梗、夸赞、互动,甚至有人建议她去演艺圈重拍《伪装者》,还有人调侃“女排姑娘都是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你说巧不巧,段放自己倒挺低调,从来不主动炒作,反倒让人觉得更接地气,和某些流量明星一比,这种“无意为之的美才更让人心动,但问题也来了,运动员到底要不要被颜值标签“定义,外界的关注能不能转化成实际价值,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从现实层面看,段放运动生涯已经进入尾声,三十岁、伤病、状态波动,能不能再打到第十五届全运会都成疑问,很多球迷替她惋惜,觉得“明明有能力却没被重用,但站在球队和教练组的角度,选人看的是体系、是抗压能力、是能不能让全队实力最大化,段放的风格很适合辽宁女排,但放到国家队体系里,短板会被无限放大,教练不可能只看一场爆发或者几张美照就决定用人,竞技体育不是网络投票,更不是颜值比拼,每个球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和高光时刻,段放已经在辽宁女排证明了自己,这就够了。



当然,不能否认流量和美貌对运动员个人品牌的加成,段放的案例也说明,女排运动员完全可以拥有多重身份,既能在场上拼杀,也能在场下吸粉,只要不过度消费、不影响主业,这样的双赢局面其实挺好,毕竟,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年,能多留点存在感、多赢点流量、哪怕以后真的转型娱乐圈,也不是啥坏事,这不是“摆烂,更不是“脱实向虚,而是现实下的自我延展,网友也好、球迷也罢,其实都希望看到她们有更多可能性。

最后不得不说,段放能在职业生涯后期还能上热搜,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一方面是她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女排始终缺乏“有故事的二线球员,主力永远是聚光灯下的那几个,像段放这样有颜有料、情商不低、偶尔还能带点热度的球员,恰好满足了大家对“女排多元化的想象,至于未来能不能再拼一把、冲击全运会甚至国家队,这就看天时地利人和了,竞技体育说到底就是“有些人天生适合在聚光灯下闪耀,有些人注定在边缘发光,段放是哪种,或许不用再争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