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25年“汇讲坛”迎来第十年首期活动。作为徐汇创新理论学习宣讲品牌“理论汇客厅”的载体,“汇讲坛”聚焦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本期活动以“沉浸式Citywalk(城市漫步)+全程直播”形式,带领市民穿行天平路,探访徐家汇公园、百代小楼、新里137党群服务中心等红色地标,解码“馆社联动”的创新实践,开启了一场历史与当下的深度对话。
从工业记忆到城市绿肺,徐家汇公园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百代小楼展陈焕新,有哪些亮点不容错过?自2016年首期开播以来,“汇讲坛”从传统讲座演化为“行走的课堂”。活动突破空间限制,首次将直播镜头对准徐汇的街头巷尾。
参观百代小楼
此次“汇讲坛”特别邀请知名主持人秦畅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媒体人夏磊,带领观众“云漫步”。活动来到天平路,这片2.68平方公里的市级历史文化风貌区,密布17条“永不拓宽”的历史保护道路、13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13处优秀历史建筑,宋庆龄、聂耳、陶行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红色基因与海派文化在此交融。
徐家汇公园内,数十米高的橡胶厂烟囱成为Citywalk的起点。这座1930年代“中国制造”的里程碑,曾诞生首款国产双钱轮胎。“‘双钱’取自福寿双全的吉祥符号,见证了民族工业打破外资垄断的历程。”秦畅说道。随着城市更新,烟囱周边蜕变为“空中绿廊”,市民可漫步玻璃栈道触摸枝叶,工业遗迹与生态景观的共生。
百米外的百代小楼,今年以全新展陈致敬《义勇军进行曲》灌制90周年。“在一楼会客厅,我们可以看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手稿……”工作人员介绍道。展厅内,金属母盘“A2395”作为镇馆之宝,标记着国歌的“出生证明”。在直播互动环节,聂耳因“六只耳朵”得名的故事,让历史人物跃然眼前,也引得现场参与者们热烈讨论。
衡山电影院
行至衡山电影院,陈毅题字的门头勾起集体记忆。如今影院正酝酿升级,与街角新业态形成呼应。天平路上,“悟同咖啡”院内躺椅惬意,“新利查”西餐馆飘出罗宋汤香味……市井温度与历史厚度在此交织。
新里137党群服务中心阅览空间
“红蕴汇新知”大讲堂
由室外转回室内,Citywalk的红色旅程来到新里137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既是红色文化展厅,也是便民服务综合体。宋庆龄特展通过单人床、英文信展现教育理想;社区食堂为高龄老人提供打折餐;中心内的晚晴驿站配备助浴设施;“红蕴书记工作室”联动百余家单位推动党建共治……夏磊感叹:“转角遇见历史,推门即是生活,这里让市井烟火与红色基因双向奔赴。”
十年间,“汇讲坛”从传播理论到激活场景,将文旅融合的“徐汇实践”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据悉,徐汇更多Citywalk路线将串联起红色年轮与当代生活,让市民在漫步中成为城市故事的续写者。
记者:张旺、朱昱伟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