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打击后,经过短暂但高强度交火,印巴双方已经在2025年5月10日宣布停火,并商定2025年5月12日再次对话。但是,目前只是处于商定停火阶段,双方随时可能进一步擦枪走火,重新交上火,这事以前在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中就出现过不止一次。实际上,在5月11日凌晨时分,印度人已经撕毁了停火协议,印巴双方再度交火。
在双方还没有再度大打出手之前,先对上一轮印巴冲突进行一阶段的小结,通过这一仗,全世界基本都认识到了,歼-10C和PL-15E这个组合,外加背后整套中械体系支撑,实力已远远超乎想象。美国媒体《国家利益》就曾经对歼-10战斗机一再贬低,对其他国产战机,包括歼-20战斗机,甚至“歼-50”战斗机完全看不上子,但是在印巴空战中歼-10战斗机大杀四方后,击落六架印度战机(4架“阵风”、1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之后,其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谓进行了一次“重新认识”。
这回转变属于不得不转了,只因美国媒体一直以“没有实战经验”为由,对歼-10战斗机进行贬低,印巴空战的胜利,让国产战机没有实战经验成为历史,现在再谈就是歼-10C战斗机以完胜的状态展示能力,即便歼-10C战斗机都可以打掉4.5代的“阵风”战机,后面更先进的型号,就更无法置疑了。
这一回美国媒体《国家利益》在最近的报道中直言:“歼-50”战斗机出现后,台海一战美军根本打不赢。六代机对美制战斗机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歼-50”战斗机具有超越美国的能力,将改变印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本来美国相信“优势在我”,可是伴随着“歼-50”战斗机等新装备的投入使用,力量天平将进一步不利于华盛顿。美媒甚至称:一旦因台海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结果可能并非美国所愿。
本来“歼-50”战机的出现已经证明,美国在六代机领域落后于人,现在美国媒体也只能说,“歼-50”战斗机的出现代表了一次重大飞跃。
以前对于“歼-50”战斗机,西方只能简单地描述为采用“兰姆达机翼设计”,“可能是六代机之类”的说法,现在虽然还有贬低的意图,但是很明显,许多说辞发生了变化。
对“歼-50”的“兰姆达翼设计”也变成,所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气动效率,并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符合现代空战的隐身要求”。与歼-35战斗机使用的梯形机翼相比,其机翼与三角形后缘延伸相结合,提高了升阻比。没有垂直尾翼,只是需要先进的数字飞行控制系统,但是为六代机的标志性气动布局之一。
关于动力系统,美媒只是说配备两台国产涡扇发动机,不再依赖俄制发动机,还加装了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有利于减少红外特征来增强隐身性能,还有DSI进气道和V型机腹进气道,优化了气流,并减少了雷达反射。
美媒称,“歼-50”的流线型气泡座舱盖与机身无缝融合,机头内装有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或多频隐形雷达,机头下方的电光瞄准系统,电光传感器可能分布在整个机身,以提供360度态势感知。两个腹部武器舱和可能的侧面武器舱,适用于空对空和空对地任务。
“歼-50”战斗机的研发成功,并非什么意外,背后是有强大的科研与工业体系支援,仅一个气动设计,就是必然于先进风洞系统支援,还有其他方面的研发测试设施。
现在美国的压力相当大,在技术上,歼-20战斗机已经让美国压力不小,美国本来尚可以借着没有实战经验,嘴硬一下,如今不行,可以用于贬低的言论都被打破了,现在有点风水轮流转的样子。“歼-50”战斗机的问题只能让美军的处理更棘手,与“歼-36”战斗机相比,“歼-50”战斗机个头要小一点,适合于空中作战,估计其任务就是制空作战,还有适合于舰上使用,可能成为下一代的舰载机。
面对“歼-50”战斗机,美国却没有合适的应对手段,现有的F-22战斗机与F-35战斗机压根无力对抗,即便进行现代化升级也不行,至于下一代战斗机更是遥不可及。
美国的六代机项目尚在研发之后,F-47战斗机在2025年3月21日才公开存在,只是两张想象图对外公布,目前的进度也就是详细设计开始,至于原型机的制造尚需几年时间,完成首飞后,又需要完成全部试飞科目,最快也需要十年时间,也就是2035年才能服役,可是以美国的研发进度,参考F-35战斗机的研发进度,在2040年左右服役可能都是快的。
“歼-50”战斗机在2024年12月26日就首飞,在完成试飞之后就服役,如果参考歼-20战斗机的研发进度,时间应在5年时间,那么在2030年完成试飞,这个进度可能比美国快10年左右。即便美国进行超常发挥,在2035年就实现F-47战斗机服役,仍旧在落后5年,也一样是美国不能接受的。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具备领先的优势,唯一的出路只是承认现实,可惜美国依旧心不甘情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