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克朗施塔特“爱国者”公园内乌斯季-罗加特卡西墙海军露天博物馆展区的系列文章。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讲述了海军的巡航导弹以及水雷-鱼雷武器系统,第二部分介绍了特种用途的超小型潜艇“海神-1M”(Тритон-1М),而在本篇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另一种罕见的、体积更大的特种用途超小型潜艇——B-499号“海神-2”(Тритон-2),该艇属于908型,由中央设计局“沃尔纳”设计,自1975年起列装苏联海军战斗蛙人部队,一直服役至1990年代中期。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样,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海军应急救援部门的任务指示,开始了对原先列装的轻潜水员载人超小型潜艇“海神”项目的改进工作,着手研发两个新的型号:即907型的“海神-1M”改进版,以及体积更大的908型“海神-2”,这两个型号都用于沿海区域的水下特种作业任务。
在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西尼亚科夫(В. И. Синяков)的主持下,首艘“海神-2”样艇于1966年在“加特契纳金属工厂”建造完成。这一项目立即引起了海军特种部队的关注,应其要求,原始设计进行了多项修改,拓展了原本的任务设定,加入了运送与撤离战斗蛙人、布设水雷、执行侦察与破坏行动,以及在舰队驻地水域执行巡逻任务等功能。
同年,该项目被移交至苏联船舶工业部的中央设计局“沃尔纳”,在总设计师雅科夫·叶夫格拉福夫(Я. Е. Евграфов)的领导下,与海军第40研究所联合继续研制新型“海神-2”。西尼亚科夫本人被任命为副总设计师,与另一位副总设计师斯皮里多诺夫(В. С. Спиридонов)一同参与项目。
这项新型潜艇的设计工作得到了多个其他设计局的协助,其中包括:由“螺旋桨”中央设计局的总设计师阿夫拉什科夫(Н. С. Аврашков)领导的推进与舵系部分;由“阿芙乐尔”中央研究所的巴巴耶夫(А. Н. Бабаев)领导的自动控制系统;由БЭМИ局的尼古拉耶夫(Ю. К. Николаев)领导的导航系统;以及由舰艇装设计局的基塔耶夫(Ю. В. Китаев)领导的固定呼吸系统。
新型超小型潜艇的最终技术方案编号为09080,于1970年敲定,次年,全部技术施工图纸被交付至新海军造船厂。当时的总设计师是E·S·科尔苏科夫(Е. С. Корсуков),同年由切尔诺皮亚托夫(Л. В. Чернопятов)接任,1972年又由杰缅捷耶夫(С. А. Дементьев)继任。
首艘根据908项目建造的“海神-2”号超小型潜艇于1973年建成,1974年交付验收委员会,随后开始为苏联各大舰队进行批量生产。
新型“特种用途”超小型潜艇采用轻型铝镁合金制造,艇体长度为9.5米,宽度为1.88米。与907型“特里同-1M”超小型潜艇不同,908型潜艇的驾驶舱为密封式结构,可以保护艇员免受舱外水压影响,并允许潜艇下潜至40米。尽管如此,执行任务的战斗蛙人依旧身处水中,其所处环境的水压则通过艇内系统进行调节。
在潜艇前部的驾驶舱中,安排有两名战斗蛙人,艇尾舱还可容纳四人。轻潜蛙人的出舱通过艇体上部的密封舱口进行。密封舱内则配备了各种设备,包括MGV-11声纳装置、“乌鳢-V”型MGV-6V水声通信系统,以及“萨穆尔”导航系统等。
潜艇尾部装备了一台功率为11马力的ЭД П41М型电动推进装置,最高航速可达5.5节。艇体中央装有银锌蓄电池,一次充电可实现最多110公里的航程,具备最长12小时的自主运行能力。该型潜艇的水上排水量为15.5吨,水下排水量为5.5吨。
潜艇总重仅为4.4吨,这使得除了自身航行外,它还能通过卡车运输,或由水面舰艇、潜艇拖带至任务海域。
总共建造了13艘908型“特里同-2”(海神-2)超小型潜艇,目前已知其中5艘的下落。我们此前已介绍过一艘服役于太平洋舰队,而本文中展示的编号为В-499的潜艇则建于1981年,建造序列号为01512。
这次我们还特别对它进行了细致观察,注意到了不少细节之处。
这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保存下来的这样一艘有趣的特种用途迷你潜艇。
而在下一期,也是最后一期中,我们将展示几种深海科考器材。所以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
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