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的一场画展上,57岁的陈小艺低调现身。
她穿着简单,素颜出镜,却气质满满,举止间还是当年那个有棱有角的戏骨演员。
身边不少人上前打招呼,她都笑着应对,态度温和。
但眼角的细纹,还有偶尔流露出的疲惫感,也让人看到了时光留下的印记。
更令人唏嘘的是,她的老公刘惠宁,如今身体每况愈下,出门基本靠轮椅代步;
但这位昔日的金牌导演,仍然在坚持拍戏,精神状态比身体还“硬”。
而陈小艺的儿子,刘恒甫,最近在热播剧《北上》中饰演的“陈睿”,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直呼:“这不是那谁家儿子吧?演得太好了!”
确实,他就是那谁家儿子——陈小艺的儿子。
但他不是靠“谁”火起来的。
他是靠自己,硬生生把“星二代”的标签,撕碎了。
一出生就含着“剧本”,却不愿躺平
刘恒甫出身不错,是真的不错。
外公外婆都是文艺圈里的老前辈,父亲刘惠宁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母亲陈小艺则是“青衣四花”之一,从《外来妹》开始就是收视保障。
这样一个家庭,放在任何孩子身上,多少都会留下些“骄气”。
可这孩子偏不。
小时候拍广告、客串影视剧,他从来没拿父母当招牌;长大后考中戏,也不是“走后门”,文化课还拿了高分。
陈小艺一开始是学川剧的,从小在乐山剧团耳濡目染,家里人其实不希望她走这条路,觉得这行太苦。
但她倔,非走不可,最后还是靠着自己,一路走到中戏,再到北京人艺,成了“打工妹”专业户,拿奖拿到手软。
她的这股子“较真劲儿”,儿子也学得一清二楚。
小时候,刘恒甫不想靠关系,反而被爸妈刻意“雪藏”,高中直接送出国,让他远离演艺圈,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回来之后,他一边帮母亲推轮椅、熬中药,一边备考中戏。
考上之后,刻意低调,班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爸妈是谁。
一个“关系户”,愣是演成了“剧抛脸”。
父母的婚姻不完美,但母子感情很深
说起陈小艺,就绕不开她那段轰轰烈烈的感情。
当年拍《老房子》,她和刘惠宁因戏生情。导演追女主的故事,现实里照样好用。
刘惠宁为了讨好她,每天做饭、洗衣服,把这位四川辣妹哄得服服帖帖。
结婚后,两人也算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还合作拍了《半路夫妻》、《老大的幸福》等剧,观众都说他们默契极了。
但人总是会变,感情也一样。
2009年,一组陈小艺与话剧导演徐昂在车里亲密的照片被曝光,舆论一下炸锅了。更敏感的是,对方比她小将近十岁。
那时候,刘恒甫还小。为了保护孩子,他们夫妻没有正面回应媒体,甚至连离婚手续都没办。
就这么分居着,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各自忙碌。
风波过去之后,陈小艺把重心全放在儿子和事业上。
她跟儿子像哥们儿,有说有笑,偶尔也吵,但从不翻旧账。儿子生病,她陪床;她工作,他陪跑。
这对母子的羁绊,比夫妻间的情分还要浓厚。
他不“拼爹”,他拼命
很多人知道刘恒甫,是从《平凡之路》开始的。
他演了个让人咬牙切齿的“渣男律师”,眼神阴狠、嘴角带笑,说话不疾不徐,一举一动都透着“恶”。
为了演这个角色,他去地铁蹲点,看陌生人吵架;回到酒店对着镜子练习上百遍表情;设计“抖腿”、“吞喉结”等细节,只为了让角色更真实。
网友看完后都说:“他太像了,演得不像演的。”
但更像的是,他演完反派不怕被骂,还越演越疯。
《北上》里,他演了个性格压抑的学霸,提前几个月学毛笔字、练苏州评弹、钻研水利文献。
还有场泥地戏,他在地上打滚七八次,导演喊“停”时,他膝盖都破了。
这样的演员,不火都难。
更厉害的是,他不挑角色。《一路朝阳》里,他演一个北漂青年,憋屈、焦虑、委屈、又努力。
每个表情都让人心疼,像极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
没滤镜、没偶像包袱,他就是要把最“土”的角色演出味儿来。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让人服气?
他是“妈宝”,但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妈宝”
刘恒甫没否认过,自己是个“妈宝”。但他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的意义。
他懂得感恩,也尊重自己的母亲。从母亲身上,他学会了坚韧和执着;从父亲那里,他看到了艺术的厚重和敬畏。
他不是靠父母起步,而是在父母的背影下默默努力,攒下属于自己的一口气。
他也不是一味讨好观众,而是在角色里不断“自虐”,磨自己、逼自己,不断进化。
如今,他签约国家话剧院,演话剧、拍影视剧、上央视、登热搜,不再是“陈小艺的儿子”,而是那个能把“渣男”演得让人骂街的刘恒甫。
他不是要脱离父母,而是要超越他们。
这份野心,不张扬,却很燃。
这世界上,最难得的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从聚光灯背后走出来,依旧能发光。
陈小艺这一生,有荣耀也有波折。她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也经历了情感的跌宕起伏。
丈夫身体不好,婚姻名存实亡,但她撑住了,活得体面又坚韧。
她的儿子,没让她失望。不是靠关系横着走,而是脚踏实地,用一次次角色打脸质疑。
他们母子之间的那份默契、那份扶持,是最温柔的力量。
如今的刘恒甫,正在走一条不靠姓氏的路。他不是被保护的小孩,而是可以保护妈妈的男人。
这,就是“妈宝”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演员最动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