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正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结构性与技术性变革,旨在将其重塑为一支“更精干、更致命的部队”,而陆军航空兵(Army Aviation)则处于这场改革风暴的中心。根据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指令,美国陆军正着手淘汰老旧的有人驾驶飞机平台,大力整合具备人工智能(AI)能力的系统,并加速采购下一代旋翼机和无人机系统(UAVs)。
战略驱动:应对未来威胁,聚焦印太挑战
此次陆军航空兵的改革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美军为确保能有效应对不断演变的安全威胁,特别是来自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挑战,而实施的更广泛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军方高层已明确强调,现有的“遗产”平台(legacy platforms)可能无法满足未来冲突的需求,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在近日(2025年4月30日)发布的一份备忘录中,赫格塞斯部长指示陆军,必须优先投资于防空反导能力、远程精确打击火力以及反无人机系统(Counter-UAS)技术。这些优先事项清晰地勾勒出未来战场的轮廓,即更加注重远距离、高精度、网络化和无人化作战。
核心举措:汰旧换新,拥抱下一代技术
与备忘录一同公布的“陆军转型倡议”(Army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 ATI)中,包含了具体的“汰旧”措施:正式取消了对AH-64D“阿帕奇”等老旧攻击直升机以及MQ-1C“灰鹰”等传统大型无人机的后续采购计划。
取而代之的将是全新的“换新”力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未来远程突击飞机”(Future Long-Range Assault Aircraft, FLRAA)项目,其目标是接替服役数十年的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贝尔·德事隆公司(Bell Textron)的V-280“勇猛”倾转旋翼机已在2022年12月赢得了价值13亿美元的开发合同,首批交付预计将在2030年前完成。V-280代表了速度、航程和生存能力上的代际飞跃,旨在满足未来战场快速兵力投送和机动的需求。
人蜂群与人工智能:“复制者”计划加速推进
虽然备忘录未详细说明哪些平台将构成未来的“无人机蜂群”,但美国国防部于2023年8月启动的“复制者”(Replicator)计划正致力于开发此类能力。“复制者”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在海陆空各领域部署数千个低成本、具备人工智能的自主系统。
该计划优先发展“可消耗”(attritable)系统——即能够大批量生产、在对抗激烈的环境中损失得起的无人机。包括航空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在内的一些企业已获得合同支持该计划,其“弹簧刀600”(Switchblade 600)巡飞弹(loitering munition)是首批候选系统之一。
这种对低成本、智能化、可消耗无人系统的重视,预示着未来战场上,部分传统的有人驾驶攻击直升机编队将被这些新型无人力量所取代,实现成本效益与作战效能的平衡。
支撑体系变革:敏捷采购与结构优化
为支撑上述技术和装备的快速发展与部署,美国陆军正对其内部管理和组织结构进行配套改革。在资金模式上,正从传统的基于项目的拨款转向基于能力的组合式投资,期望以此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在组织结构上,陆军计划对航空部队进行重组,例如每个作战航空旅(Combat Aviation Brigade)将削减一个空中骑兵中队(Aerial Cavalry Squadron),并整合航空保障职能以提升效率。
此外,具备人工智能能力的指挥节点预计将在2027年前部署到位,同年,“空中发射效应”(air-launched effects,即从飞机上发射的小型无人机或导弹)和反无人机系统将被整合部署至连级单位。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将在战术层面深度融合,提升基层部队的态势感知、打击和防护能力。
迈向未来战场的战略转型
美国陆军此次以航空兵为核心的深刻变革,是其应对未来战争形态演变、维持军事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淘汰老旧装备、加速列装下一代有人/无人平台、大力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组织结构和采购流程,美陆军正全力打造一支更适应未来高强度、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作战环境的“精干、致命”力量。这场转型的成功与否,将深刻影响未来几十年美国陆军乃至全球军事力量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在印太这一战略竞争的关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