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台,只是起步。零跑这次是真的稳住了。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零跑是谁”的阶段,但连续两个月拿下新势力销量第一,这品牌已经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这波数据背后,透露出来的东西,比单纯的数字更有看头。
先来把话放这儿,4月交付41039台,不只是再次登顶,更是目前唯一破4万台的新势力品牌。而且不是靠一个爆款堆出来的虚假繁荣,零跑是从周销量到月销量,全周期的领先。不靠补贴冲量,也没搞花活,是真正在产品力和定价策略上打出平衡感了。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系订单破1.8万,单日最高超3700台,已经不能用“延续热度”来形容了,应该说是“乘势加速”。尤其是C16这台车,一台不到20万的六座SUV,既有家用空间又有智能配置,成了很多家庭刚需选项。二排吸顶屏、激光雷达、Orin-X芯片,说实话,配置堆得让人不好意思说贵。
我觉得零跑这波赢得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它主动降维打击。你可能以为十来万能买到的是A0级小车,它却把智能座舱、激光雷达这些“高端配置”下放到9万多的车型里,这才是杀手锏。第二,是定价够狠。5月它一口气推出限时权益政策,比如C16最高直降52680元,一口价最低11.38万起,这不是刺激消费,是精准打击对手。
这套打法最绝的地方在于,它没靠“造势”,而是真把订单变成了交付,把噱头变成了体验。就像你路上看到的零跑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它刷广告,而是人真的买了。而这份“真实感”,恰好是很多新势力现在最缺的东西。
另外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的朋友圈,他提到订单数据是“真实新增”,这句话分量很重。不是库存压库,也不是渠道套数。车圈混久了都懂,这样的交付含金量其实比一些年交付几十万的品牌还要高。
当然,这不意味着零跑已经没有挑战。它离“年销50万”的级别还有距离。但如果接下来的C16持续热销、B10稳定交付、再加上B01和2026款C10提上节奏,它冲击月销5万不算痴人说梦。只要节奏不乱,产品不掉链子,我觉得“第三极”的位置,它真的可能坐稳。
所以再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零跑这波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要起飞?我的看法是,它已经在飞了。只不过这架飞机,一开始飞得够低调,现在才刚刚拉起航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