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泰国街头,中国新能源车广告满天飞,实际销量还在起跑线上。路面上最常见的,还是丰田、本田、马自达

20年前,中国摩托车在这里靠低价碾压日系,三年风光,五年崩塌,最后只剩1%市占。现在,电动车接棒上阵,换了马甲,再战老地盘。

广告、降价、开厂,全套流程再来一遍。这一次,牌面更大,目标更高,但那口摩托车时代的老坑,似乎还在不远处张着嘴。



上世纪末的价格奇袭,三年辉煌变成全军覆没

1999年,越南市场,20多个中国摩托车品牌同时涌入100CC整车最低只卖500美元。对比当时本田售价2100美元的同类车型,价差直接压到骨头。

铺货速度极快,短时间内拿下越南80%市占率。整个东南亚市场都被卷了进去。数据估算,中国摩托车一度市占率高达90%。短期胜利来得猛烈,但也埋下伏笔。

价格开始内卷。KrAsia数据显示,当时价格每月下跌70美元一台摩托车一年跌价800多美元,比铁皮都不值钱



企业们大打“出清战”,往市场倒库存,把原本打算卖三年的车压到一年清完。库存没了,利润没了,质量也断了供。

很快,中国品牌的摩托车出现了返修率高,油耗大,三年大修,五年报废的情况。售后体系也没跟上,很多厂商干脆一次性卖断就撤。本地消费者开始质疑,销量逐渐下滑。

日本品牌趁机反扑。本田率先推出中低价位电喷车型,同时引入30%首付贷款计划。消费者花一半钱买辆本田,还能分期。相比之下,中国摩托的“便宜即弃”形象已定。

2024年,中国摩托车市占率在越南市场只剩1%上下。曾经90%的市占,只用了四五年时间跌到底线。这场战役结局明确:速胜无未来,失信无回头



中国摩托车的经验,在东南亚留下了永久标记:不能只靠价格进市场,还得靠信誉活下去。而今天,中国电动车企如果只是换个外壳,又开始比谁便宜,谁先死就看谁烧钱快。

广告上墙,车进街,电动车真要重演“摩托轮回”?

2023年,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7.63万辆,年增长率684%。其中,中国品牌贡献了80%份额,哪吒、比亚迪、埃安、小鹏集体登陆。比亚迪已设115家门店,2024年将覆盖全泰国77个府

曼谷街头,中国电车广告满屏刷屏。从素万那普机场一路进市区,7-11便利店收银台上都能看到哪吒、比亚迪的促销图。这种营销密度,只能用“下重注”来形容。

但如果不局限于电动车的话,人们发现街头主流依旧是丰田、马自达、本田2023年泰国汽车总销量325.31万辆,日系品牌卖出207.51万辆,占比63.8%



中国品牌虽涨势猛,整体基数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早期阶段。那么,中国车企靠什么破局?

一个是技术优势,电驱系统、三电集成、智能座舱都跑在前面。另一个是政策利好,泰国政府提供最高10万泰铢购车补贴,减免整车关税与消费税,并要求本地建厂。

泰国正在发力本地电动车产业。目标是2030年电动汽车占产量30%。这是窗口期。中国车进得早,厂也建得快。

比亚迪东南亚首家电车厂在泰国投产,预计2024年全面量产,构建泰国本地供应链;哪吒在泰国已拥有50个展厅及服务中心,正扩展右舵版车型;埃安选择和本地经销商合作,不搞直营体系。



但同时,一片繁荣之下,风险已现。2024年,比亚迪ATTO 3在泰国降价18%,哪吒、五菱推出极低价小型电动车。

日系车不甘示弱,丰田、铃木纷纷推出油卡赠送、金融购车等优惠活动。价格战重现,只是这次换了新能源包装

如果继续以“价格压制”打头阵,而品牌、质量、服务没同步升级,电动车就会走上摩托车同一条下坡路:早赢,快死,没人记得谁先来。

摩托车是警告,汽车是机会,下一步拼的是生态和根系

中国电动车走出去,不能只是“卖出去”,那是摩托车的打法。真正要扎根泰国市场,得把品牌、供应链、服务体系都落下去,形成生态闭环

2023年,泰国汽车出口总量100万辆,出口比重超产量50%。这不是一个消费型国家,是一个产业中枢。谁在泰国建厂,不只是服务泰国,而是辐射整个东盟。

哪吒、比亚迪、埃安、长安、长城已经进入泰国工厂布局阶段。比亚迪预计三季度全面建成,长安计划2025年投产。这轮出海,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打通区域链路



产品也要对口。泰国市场以皮卡为主,轿车为辅。这点与中国城市消费结构不同。

埃安明确表示将推“全球通用型”,哪吒每年上新,强调多样化组合。谁能先做出符合泰国使用习惯的车型,谁就先抢下“新国民车”头衔。

服务方面,中国品牌开始做“补课”。售后点从“空白”变成“下沉覆盖”。

比亚迪开115家,目标160家;哪吒覆盖泰国全部主要城市;埃安配合本地经销体系,共建维修网络。这些动作对标的,就是日系那套几十年打下的服务信誉。

关键差异还在“生态共建”。泰国政府正在推动电动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本地生产。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已邀请超1500家本地零部件企业参加电动汽车供应链计划。中国品牌想吃下市场红利,必须一起把产业链拉起来。

比亚迪和泰国合作建设充电网络;埃安推动超级快充站点落地;哪吒导入本地设计优化方案。这些动作,才是真正能把“价格优势”变成“价值沉淀”的路线。

摩托车时代走的是“快进快出”。这次中国电动车要在泰国留下名字,必须走“深耕稳扎”的生态之路

中国制造已经证明了自己能从0到1,这一轮电动车出海,是真刀真枪的1到N。



参考资料:

20年前,中国摩托车为什么“折戟”东南亚?.环球网.2024-03-16

中国摩托车东南亚市场沉浮录:从辉煌到没落,何去何从?.ITBEAR.2024-12-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