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大授衔之前,毛主席竟然指出让粟裕担任元帅,并且还给粟裕非常高的评价。毛主席说,粟裕不管是德,才还有资历,军功上都属于上层,因此他是可以被授予元帅的,解放战争的时候,粟裕的功劳大家也有目共睹。



可是这件事没多久,周总理就找到了毛主席,说粟裕不愿意要元帅军衔,觉得这个军衔太高了。毛主席正在批阅文件,听说粟裕的做法后大为称赞,说他之前就两次辞让司令,如今又辞让元帅,真的是全军学习的楷模。

周总理为表示这样的人才难得啊!既然不要元帅,大将必须得接受了,而毛主席也指示到,一定得是第一大将。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粟裕二次让司令还有元帅的事迹就被流传下来,成为人人知晓的佳话。不过在当时不仅有粟裕让元帅,还有两个将领也辞让过元帅,他们就是罗荣桓,还有徐向前,叶剑英。不过这也就让人疑惑了,既然徐向前,叶剑英,罗荣桓等人主动辞让元帅,为啥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要求,却拒绝这几位将领的请求呢?



要说粟裕的军事能力强,从解放战争中粟裕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而且国军中不少出色的将领都是其手下败将,就是这样的战神,每当大战的时候,毛主席还经常会去询问粟裕军事方面的意见。1961年,毛主席在接见蒙哥马利的时候,就曾提到过粟裕,说他是自己最会打仗的战友,对粟裕的评价非常高,可见粟裕的能力还有品行都是得到毛主席认可的。如果遇到战术上的分析时,粟裕则会直接向毛主席进言。

尤其是在1947年,中野挺进大别山之后,中央觉得还可以进行第二次跃进大别山的策略,所以就给粟裕下达了南下作战的任务,最初粟裕是同意的,不过在对战场的局势进行分析后,他觉得华野留在华北地区作战更合适,还能够歼灭更多的敌人。



虽然中央的一些领导对粟裕的行为很是不满,甚至还要撤掉他的职务,可是毛主席却觉得粟裕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才会这么做的,再加上陈毅也力挺粟裕,后来在粟裕与陈毅的一同解释下,毛主席听了粟裕的意见,改变之前的战术,而粟裕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粟裕不仅消灭了国军不少的精锐部队,还打赢了淮海战役,这可是直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走向,这么来看粟裕的军事素养还有战略眼光是比较高的。另外粟裕两让司令的行为,也是人人称赞的,这也看出粟裕尊重老同志,淡泊名利。



至于罗荣桓,徐向前还有叶剑英会主动让衔,那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资历还有战功上不足,授予元帅军衔有点名不副实。罗荣桓当时是总政的主任,也是负责评衔工作的,在听说自己被授予元帅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各个方面并不符合元帅的标准,就请求下降军衔,可是罗荣桓在战争年代担任的职务都是比较高的,还参与不少重要的战斗。

虽然他都是部队里的政工干部,却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他应该被授予元帅,毛主席肯定不会同意他让衔。还有就是徐向前,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好,缺席很多战斗,尤其是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后方休养的,没有多少战功这个元帅军衔他担当不起。



叶剑英会让衔也是因为没有在前线作战过,基本上都在后方工作,如果授予元帅会很难服众,可是毛主席觉得叶剑英在历史转折点上总是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功劳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够比的,所以毛主席才没有同意叶剑英的让衔请求,而且这三位将领在党内的资历高,怎么说元帅军衔是完全可以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